5月份,多地证监局对券商分支机构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开出罚单,违规类型涵盖“无证上岗”、违规承诺收益、代客操作等多个方面。一系列案例暴露出部分券商合规管理松散,从业人员规则意识淡薄、自律机制结构性缺位等深层次问题。
经纪业务,又称为代理买卖证券业务,作为连接资本市场与投资者的核心纽带,贯穿客户准入、交易执行、清算交收全链条,是投资者参与证券市场的重要通道。随着A股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经纪业务收入也迎来显著增长,部分从业人员由于“KPI”考核压力,在开展业务、抢占市场份额的过程中,为追求短期业绩,不惜突破合规底线,采用违规手段快速拓客;与此同时,部分券商分支机构的合规管理与内控机制存在明显漏洞,未能对业务开展形成有效监督和约束,进一步加剧了合规风险。
笔者认为,一系列违规执业背后是部分券商和从业人员存在“重业绩轻合规”的侥幸心理。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券商必须重构“合规优先”的发展逻辑,在业绩竞争中夯实风控基石,用合规管理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第一,强化合规管理,从“形式合规”升级到“实质风控”。可以借助科技赋能,填补流程漏洞,提高合规效率。比如在开户、交易环节,部署AI系统监测异常操作,业务全程留痕,从开户资料审核到后续交易,确保每一步可追溯,提升管控的威慑力,避免“粗放式”揽客,也从源头保护投资者权益。
经纪业务是券商主营业务之一,具有业务营收占比大、从业人员众多的特点,这使得合规问题更容易暴露出来。现阶段,合规风控已成为券商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近期券商经纪业务频收罚单,暴露出部分券商合规管理流于形式,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监督不到位。券商要以此为戒,注重强化全业务链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