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助农,功夫更要下在镜头外

2025-06-05 07:30 来源:人民日报

直播助农,不能只是一个人的闪亮登场、热闹一时的形象宣传,功夫更要下在镜头外

江西省崇仁县三山乡长仁村的蔬菜大棚里,翠绿的甘蓝在阳光下舒展叶片,助农主播邓媛站在田埂上,手持刚摘下的新鲜蔬菜,对着手机镜头笑得灿烂:“家人们,看这甘蓝,都是咱大棚里现摘的……”镜头外,长仁村驻村第一书记陶瑛萍蹲在菜地里,不时帮她调整角度,确保镜头能清晰展现蔬菜的鲜嫩。

这个热闹的“乡村直播间”,曾是让村两委发愁的“冷场子”。“刚开始时,主播一面对镜头就紧张得结巴,直播间人数最多也就十来个。”驻村工作队队员李波回忆,为了破解“主播怯场、流量冷清”的难题,陶瑛萍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工作队员当起“幕后军师”。

为什么不自己上阵?陶瑛萍有自己的考量:直播助农,村干部大包大揽,见效虽会更快,可村干部一旦变动,谁顶上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然过程繁杂一些,但让村民越早接触新事物,越有利于他们快速成长。”陶瑛萍说。

驻村工作队联系上级单位,将两名村民主播送到市县参加电商培训,又多方协调请来当地网红团队现场指导,从镜头走位到产品卖点挖掘,手把手带着主播找感觉。

“以前看到镜头就紧张,现在就像跟邻里拉家常,有次直播一口气卖出500多斤麻鸡蛋。”邓媛说这话时,李波正在仓库里核对订单,他的手机里存着多个农户和采购商的联系方式。“主播负责台前,我们负责台后,缺了哪一环都不行。”李波说。

对于驻村工作队员而言,当助播,就有了更多精力和时间专注线下渠道拓展。李波跑遍县城各大商超、机关食堂,带着样品一家家谈合作;陶瑛萍联系抚州供电公司等帮扶单位,争取到40万元消费帮扶指标……“很多人以为直播助农就是当主播,其实从产品品控、物流对接,到品牌推广、售后保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人干。”陶瑛萍翻看着手机里的工作群记录说。

2024年,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团购”模式,长仁村农产品销售额突破20万元。现在,长仁村的直播间依然热闹,但镜头外的故事更值得玩味。

这些年,手机成为新农具,流量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创新农村电商应用场景,不少村干部走到镜头前,展示乡村新貌,推广农产品。可直播助农,不能只是一个人的闪亮登场、热闹一时的形象宣传,功夫更要下在镜头外。让村民在直播助农中尝到甜头、找到奔头,并带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乡村的未来才更具看头。

(作者为本报江西分社记者)

栏目投稿邮箱:rmrbzzb@peopledaily.cn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直播助农,功夫更要下在镜头外

2025年06月05日 07:30   来源:人民日报   朱磊

直播助农,不能只是一个人的闪亮登场、热闹一时的形象宣传,功夫更要下在镜头外

江西省崇仁县三山乡长仁村的蔬菜大棚里,翠绿的甘蓝在阳光下舒展叶片,助农主播邓媛站在田埂上,手持刚摘下的新鲜蔬菜,对着手机镜头笑得灿烂:“家人们,看这甘蓝,都是咱大棚里现摘的……”镜头外,长仁村驻村第一书记陶瑛萍蹲在菜地里,不时帮她调整角度,确保镜头能清晰展现蔬菜的鲜嫩。

这个热闹的“乡村直播间”,曾是让村两委发愁的“冷场子”。“刚开始时,主播一面对镜头就紧张得结巴,直播间人数最多也就十来个。”驻村工作队队员李波回忆,为了破解“主播怯场、流量冷清”的难题,陶瑛萍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工作队员当起“幕后军师”。

为什么不自己上阵?陶瑛萍有自己的考量:直播助农,村干部大包大揽,见效虽会更快,可村干部一旦变动,谁顶上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然过程繁杂一些,但让村民越早接触新事物,越有利于他们快速成长。”陶瑛萍说。

驻村工作队联系上级单位,将两名村民主播送到市县参加电商培训,又多方协调请来当地网红团队现场指导,从镜头走位到产品卖点挖掘,手把手带着主播找感觉。

“以前看到镜头就紧张,现在就像跟邻里拉家常,有次直播一口气卖出500多斤麻鸡蛋。”邓媛说这话时,李波正在仓库里核对订单,他的手机里存着多个农户和采购商的联系方式。“主播负责台前,我们负责台后,缺了哪一环都不行。”李波说。

对于驻村工作队员而言,当助播,就有了更多精力和时间专注线下渠道拓展。李波跑遍县城各大商超、机关食堂,带着样品一家家谈合作;陶瑛萍联系抚州供电公司等帮扶单位,争取到40万元消费帮扶指标……“很多人以为直播助农就是当主播,其实从产品品控、物流对接,到品牌推广、售后保障,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人干。”陶瑛萍翻看着手机里的工作群记录说。

2024年,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团购”模式,长仁村农产品销售额突破20万元。现在,长仁村的直播间依然热闹,但镜头外的故事更值得玩味。

这些年,手机成为新农具,流量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创新农村电商应用场景,不少村干部走到镜头前,展示乡村新貌,推广农产品。可直播助农,不能只是一个人的闪亮登场、热闹一时的形象宣传,功夫更要下在镜头外。让村民在直播助农中尝到甜头、找到奔头,并带动产业可持续发展,乡村的未来才更具看头。

(作者为本报江西分社记者)

栏目投稿邮箱:rmrbzzb@peopledaily.cn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