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数字化机遇,用好数字技术、释放数字红利,补齐短板、弥合差距,方能进一步强农惠农富农
增强农民获取信息、对接市场的能力,激发他们融入数字大潮的内驱力,既做数字乡村建设的见证者、受益者,又做参与者、创造者,汇聚起来的将是无尽的智慧与力量
数字化浪潮涌动,广袤乡村有啥变化?河南兰考县的两个场景,照见“数字原野”。
智慧种田,丰收有“数”。无人机变“空中卫士”,在田间自如穿梭;虫情测报灯、墒情监测站等设备,实时生成病虫害、土壤水分等信息……农田有了“数字生命”,种田更加科学高效。
特色产业,数字护航。泡桐树是制作民族乐器的好材料。得益于溯源平台,产自兰考的乐器,可一码查看材质、尺寸、工艺等信息。产品有了“数字身份证”,产业牵手数字化平台,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
从兰考看全国,插上数字翅膀的乡村,正经历发展蝶变。农田有了“智慧脑”,直播间里卖特产……从田间地头到产业车间,数字的犁铧深耕着希望的田野,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
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年来,数字乡村不断呈现新面貌。前不久印发的《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等9个方面重点任务。手机成“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数据成“新农资”……把握数字化机遇,用好数字技术、释放数字红利,补齐短板、弥合差距,方能进一步强农惠农富农。
数字化缩小了城乡差距,但也须正视数字鸿沟。比如,农村的数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城乡之间“同网不同速”,涉农事项在线办理水平有限等。面对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成长的烦恼”,有的地方着力补短板,改造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有的根据发展需要,加快电网、水网智能化建设;有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更好对接市场需求。直面问题、查找不足,统筹硬件建设和服务提升,着力优化资源配置,以数据要素互通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释放新潜力、拓展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