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朝令夕改,美国正在失去方向

2025-06-03 17:13 来源:三里河

5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上调进口钢铝关税至50%。

短短几天内,美国关税政策再度急转弯,而接连三项法院裁决,更是让白宫主导的这场关税博弈愈发失控。

先是,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叫停大多数关税措施;接着,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回应政府请求,暂时搁置“叫停令”;然后,美国一家联邦法院又裁定,总统无权利用“紧急权力”加征关税,裁定对两家公司暂停执行相关关税。

类似反复,在过去两个月已不止一次上演。

4月初,美国政府宣布征收所谓“对等关税”,转头又主动暂停,声称为谈判创造缓和空间;对欧盟谈判期间,则先是放话提前终止协商、直接征税,几天后,又“改口”恢复期限。

在关税问题上,混乱似乎成了美国的一种“新常态”。

不少舆论将美国围绕关税的法律诉讼,称作一场“检验总统行政权极限”的攻防战。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三名法官一致认为,多数新增关税违法,总统无权借《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

白宫则反击称,这些“非民选法官”无权干涉总统判断,甚至表示,如果“总统的敏感外交或贸易谈判被激进法官干预”,可能导致美国“无法正常运作”。

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后果,已迅速向外蔓延。

不少贸易专家认为,美国希望通过加征关税向他国施压,以争取谈判筹码。但法院裁决一出,美国在国际谈判中的地位难免受损。一位菲律宾官员坦言,这减轻了各国“屈服于美国要求的压力”。

即便“叫停令”被暂时搁置,案件最终或将递交最高法院裁决。但在这场内部旷日持久的拉锯中,美国政府想要实现既定目标,恐会越来越难。

据牛津经济研究院估算,本届政府上任前,美国的有效进口关税为2%至3%,而现在为15%左右。若根据此前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裁决,关税本应降至6%左右,但随后的搁置,又令关税政策再度停滞。

摩根大通CEO戴蒙对来自美国“内部的敌人”发出警告,“我真正担心的是我们自己。我们能否在我们自己的行动、价值观、能力和管理方面齐心协力?”

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副总裁戈尔德表示,由于案件没有明确的定论,裁决只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并使企业在预算和计划方面更加困难。

不少美国企业坦言,政策反复让人“麻木”。

“我一直在努力作出明智的决定。”美国盐湖城一家家居配件公司Dorai Home的创始人奥卡拉汉无奈表示,今年以来,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一变再变,她努力为公司创造尽可能多的确定性。但目前,Dorai Home已推迟数款新产品的发布,还解雇了部分关键员工。

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国企业利润下滑1181亿美元,创下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最大降幅。如果关税延续,损失料将进一步增加。

今天加税,明天暂停,后天反悔……美国政府的操作越来越像一场闹剧。

关税究竟是经济杠杆、谈判筹码,还是政治表态?恐怕连白宫内部都说不清楚。权力博弈、政策摇摆,不仅令市场神经紧绷,也让美国企业如履薄冰。

白宫发起的关税战这场戏,还在上演。而美国要为此付出的代价,才刚刚显现。

(“三里河”工作室)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政策朝令夕改,美国正在失去方向

2025年06月03日 17:13   来源:三里河   

5月3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上调进口钢铝关税至50%。

短短几天内,美国关税政策再度急转弯,而接连三项法院裁决,更是让白宫主导的这场关税博弈愈发失控。

先是,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叫停大多数关税措施;接着,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回应政府请求,暂时搁置“叫停令”;然后,美国一家联邦法院又裁定,总统无权利用“紧急权力”加征关税,裁定对两家公司暂停执行相关关税。

类似反复,在过去两个月已不止一次上演。

4月初,美国政府宣布征收所谓“对等关税”,转头又主动暂停,声称为谈判创造缓和空间;对欧盟谈判期间,则先是放话提前终止协商、直接征税,几天后,又“改口”恢复期限。

在关税问题上,混乱似乎成了美国的一种“新常态”。

不少舆论将美国围绕关税的法律诉讼,称作一场“检验总统行政权极限”的攻防战。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三名法官一致认为,多数新增关税违法,总统无权借《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加征关税。

白宫则反击称,这些“非民选法官”无权干涉总统判断,甚至表示,如果“总统的敏感外交或贸易谈判被激进法官干预”,可能导致美国“无法正常运作”。

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后果,已迅速向外蔓延。

不少贸易专家认为,美国希望通过加征关税向他国施压,以争取谈判筹码。但法院裁决一出,美国在国际谈判中的地位难免受损。一位菲律宾官员坦言,这减轻了各国“屈服于美国要求的压力”。

即便“叫停令”被暂时搁置,案件最终或将递交最高法院裁决。但在这场内部旷日持久的拉锯中,美国政府想要实现既定目标,恐会越来越难。

据牛津经济研究院估算,本届政府上任前,美国的有效进口关税为2%至3%,而现在为15%左右。若根据此前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裁决,关税本应降至6%左右,但随后的搁置,又令关税政策再度停滞。

摩根大通CEO戴蒙对来自美国“内部的敌人”发出警告,“我真正担心的是我们自己。我们能否在我们自己的行动、价值观、能力和管理方面齐心协力?”

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副总裁戈尔德表示,由于案件没有明确的定论,裁决只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并使企业在预算和计划方面更加困难。

不少美国企业坦言,政策反复让人“麻木”。

“我一直在努力作出明智的决定。”美国盐湖城一家家居配件公司Dorai Home的创始人奥卡拉汉无奈表示,今年以来,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一变再变,她努力为公司创造尽可能多的确定性。但目前,Dorai Home已推迟数款新产品的发布,还解雇了部分关键员工。

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美国企业利润下滑1181亿美元,创下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最大降幅。如果关税延续,损失料将进一步增加。

今天加税,明天暂停,后天反悔……美国政府的操作越来越像一场闹剧。

关税究竟是经济杠杆、谈判筹码,还是政治表态?恐怕连白宫内部都说不清楚。权力博弈、政策摇摆,不仅令市场神经紧绷,也让美国企业如履薄冰。

白宫发起的关税战这场戏,还在上演。而美国要为此付出的代价,才刚刚显现。

(“三里河”工作室)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