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万建豪华公厕当休矣

2025-06-03 07:56 来源:羊城晚报

每个厕所110-140平方米不等,配有中央空调、自动喷香机、wifi、音箱等设备……乍一看这些配置,还以为是哪个星级酒店的卫生间配置,但这样的景象却出现在一个刚脱贫的县城里。(5月31日 人民日报)

日前,吉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4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其中,省农业农村厅原厅长、白城市通榆县委原书记李德明,被曝2020年在通榆这个刚摘掉深度贫困县帽子的县城里,斥资上千万元,搞了10个公厕,内部装修相当豪华。

2018年国家就明确要求公厕“注重实用、力戒豪华”,为何通榆县却反其道而行之?表面看是对政策要求的阳奉阴违,深层却是“官本位”思想作祟。在某些官员眼中,“厕所革命”不是民生工程,而是“面子工程”。厕所越豪华,越能体现“发展魄力”;配置越高端,越能彰显“治理能力”。他们忘却了衡量厕所价值的不是装修档次,而是干净与否、方便与否、百姓满意与否。当实用被奢华取代,民生被“官声”绑架,“厕所革命”的初心便已蒙尘。

值得追问的是,千万资金是如何“拍板”的,项目有无经过科学论证、听取群众意见?通报中提到的“拍脑袋决策”,已然暴露出地方决策机制的失灵。当财政资金沦为个人政绩的“提款机”,公共资源成为权力表演的“舞台”,受损的不仅是群众利益,更是政府公信力。

通榆县摘下贫困帽不过数年,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仍是重中之重。千万资金若用于产业扶持和基础设施,或许能让更多农户走上致富路,打通乡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但如今,这些钱变成了公厕里的高档瓷砖、智能设备,变成了数据报表里的“特色项目”,却唯独没变成百姓手中的实惠。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做法,不仅浪费了有限资源,更寒了基层群众的心。

民生工程不是政绩秀场的道具,而是检验初心的标尺,脱贫地区的发展容不得半点虚功,破除“形象工程”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地方主官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个人风光的“自留地”。要强化“一把手”的责任意识,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成为自觉追求。对那些热衷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干部,要坚决问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考核指挥棒指向哪里,干部精力就会投向哪里。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民生指标权重,减少“显绩”考核,增加“潜绩”考察,让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部有舞台,让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的干部没市场。

民生工作的重心,永远在“民”字上。决策前多听听百姓呼声,建设时多问问百姓需求,竣工后多看看百姓脸色。只有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才能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说到底,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温度,检验一名干部的政绩成色,不是看表面工程有多光鲜,而是看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踏实,群众的获得感有多真切。莫让“官帽”压弯民生脊梁,莫让“形象”透支百姓信任。这才是新时代为政者应有的清醒与担当。

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不担当、不作为,或乱作为,都会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都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表现。当前,全党正积极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花千万建豪华公厕之类的乱作为当休矣。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花千万建豪华公厕当休矣

2025年06月03日 07:56   来源:羊城晚报   孔德淇

每个厕所110-140平方米不等,配有中央空调、自动喷香机、wifi、音箱等设备……乍一看这些配置,还以为是哪个星级酒店的卫生间配置,但这样的景象却出现在一个刚脱贫的县城里。(5月31日 人民日报)

日前,吉林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4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其中,省农业农村厅原厅长、白城市通榆县委原书记李德明,被曝2020年在通榆这个刚摘掉深度贫困县帽子的县城里,斥资上千万元,搞了10个公厕,内部装修相当豪华。

2018年国家就明确要求公厕“注重实用、力戒豪华”,为何通榆县却反其道而行之?表面看是对政策要求的阳奉阴违,深层却是“官本位”思想作祟。在某些官员眼中,“厕所革命”不是民生工程,而是“面子工程”。厕所越豪华,越能体现“发展魄力”;配置越高端,越能彰显“治理能力”。他们忘却了衡量厕所价值的不是装修档次,而是干净与否、方便与否、百姓满意与否。当实用被奢华取代,民生被“官声”绑架,“厕所革命”的初心便已蒙尘。

值得追问的是,千万资金是如何“拍板”的,项目有无经过科学论证、听取群众意见?通报中提到的“拍脑袋决策”,已然暴露出地方决策机制的失灵。当财政资金沦为个人政绩的“提款机”,公共资源成为权力表演的“舞台”,受损的不仅是群众利益,更是政府公信力。

通榆县摘下贫困帽不过数年,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仍是重中之重。千万资金若用于产业扶持和基础设施,或许能让更多农户走上致富路,打通乡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但如今,这些钱变成了公厕里的高档瓷砖、智能设备,变成了数据报表里的“特色项目”,却唯独没变成百姓手中的实惠。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做法,不仅浪费了有限资源,更寒了基层群众的心。

民生工程不是政绩秀场的道具,而是检验初心的标尺,脱贫地区的发展容不得半点虚功,破除“形象工程”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地方主官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个人风光的“自留地”。要强化“一把手”的责任意识,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成为自觉追求。对那些热衷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干部,要坚决问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考核指挥棒指向哪里,干部精力就会投向哪里。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民生指标权重,减少“显绩”考核,增加“潜绩”考察,让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部有舞台,让急功近利、哗众取宠的干部没市场。

民生工作的重心,永远在“民”字上。决策前多听听百姓呼声,建设时多问问百姓需求,竣工后多看看百姓脸色。只有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才能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

说到底,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温度,检验一名干部的政绩成色,不是看表面工程有多光鲜,而是看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踏实,群众的获得感有多真切。莫让“官帽”压弯民生脊梁,莫让“形象”透支百姓信任。这才是新时代为政者应有的清醒与担当。

在履职尽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不担当、不作为,或乱作为,都会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都是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表现。当前,全党正积极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花千万建豪华公厕之类的乱作为当休矣。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