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假水”漫灌,淹没儿童的成长

2025-06-03 06:33 来源:红网

近日,网红“假水”在部分中小学校园周边和电商平台热销,这是一种颜色丰富、黏性很强的起泡胶玩具,别称史莱姆、水晶泥、又被叫作“不沾手的水”,因其解压特性和价格低廉受到欢迎,然而,这类玩具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令人担忧。(6月1日 澎湃新闻)

所谓“假水”,本质是成分复杂的化学混合物。其鲜艳诱人的外表往往依赖大量工业染料,而塑造黏弹手感的关键成分——硼砂,早已被世界多国儿童产品标准严格限制。过量接触硼砂会悄然经皮肤迁移进入体内,日积月累可损害儿童肝肾功能,甚至影响生殖系统发育。更令人忧心的是,低龄儿童常难以区分玩具与食物,误食风险如影随形。当孩子们揉捏这份“解压”礼物时,毒素可能正随欢乐悄然渗透。

“假水”隐患的蔓延,暴露了监管体系的多重漏洞。现有玩具安全标准对新形态网红产品反应滞后,对硼砂等有害物质的迁移量缺乏及时而细致的强制规范。监管职责在多部门间存在模糊地带,校园周边小商铺与线上平台成为薄弱环节。电商平台对商家资质与商品安全证明的审核形同虚设,让危险“假水”得以在“史莱姆”“水晶泥”等甜美别称下轻松流通,直达缺乏辨别力的孩童手中。

守护童年纯粹欢乐,安全堤坝必须筑牢于隐患之前。当务之急是推动国标更新,将网红玩具纳入严格检测框架,特别是明确硼砂等物质的安全属性。电商平台须切实扛起责任,建立玩具类商品强制安全认证的前置审核机制。家长与学校则需共同提升儿童安全消费教育,引导孩子辨识风险、理性选择。

真正的解压玩具,不应以透支健康为代价,莫让“假水”漫灌,淹没孩子们本应清澈无忧的成长之河。在呼吁各方归位尽责之时,我们更需铭记:儿童节最珍贵的礼物,永远是真实的安全感。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莫让“假水”漫灌,淹没儿童的成长

2025年06月03日 06:33   来源:红网   龙玉梅

近日,网红“假水”在部分中小学校园周边和电商平台热销,这是一种颜色丰富、黏性很强的起泡胶玩具,别称史莱姆、水晶泥、又被叫作“不沾手的水”,因其解压特性和价格低廉受到欢迎,然而,这类玩具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令人担忧。(6月1日 澎湃新闻)

所谓“假水”,本质是成分复杂的化学混合物。其鲜艳诱人的外表往往依赖大量工业染料,而塑造黏弹手感的关键成分——硼砂,早已被世界多国儿童产品标准严格限制。过量接触硼砂会悄然经皮肤迁移进入体内,日积月累可损害儿童肝肾功能,甚至影响生殖系统发育。更令人忧心的是,低龄儿童常难以区分玩具与食物,误食风险如影随形。当孩子们揉捏这份“解压”礼物时,毒素可能正随欢乐悄然渗透。

“假水”隐患的蔓延,暴露了监管体系的多重漏洞。现有玩具安全标准对新形态网红产品反应滞后,对硼砂等有害物质的迁移量缺乏及时而细致的强制规范。监管职责在多部门间存在模糊地带,校园周边小商铺与线上平台成为薄弱环节。电商平台对商家资质与商品安全证明的审核形同虚设,让危险“假水”得以在“史莱姆”“水晶泥”等甜美别称下轻松流通,直达缺乏辨别力的孩童手中。

守护童年纯粹欢乐,安全堤坝必须筑牢于隐患之前。当务之急是推动国标更新,将网红玩具纳入严格检测框架,特别是明确硼砂等物质的安全属性。电商平台须切实扛起责任,建立玩具类商品强制安全认证的前置审核机制。家长与学校则需共同提升儿童安全消费教育,引导孩子辨识风险、理性选择。

真正的解压玩具,不应以透支健康为代价,莫让“假水”漫灌,淹没孩子们本应清澈无忧的成长之河。在呼吁各方归位尽责之时,我们更需铭记:儿童节最珍贵的礼物,永远是真实的安全感。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