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亚洲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栏决赛,吴艳妮获得铜牌,成绩为13秒07。而在赛后,吴艳妮哽咽地在镜头前道歉:“很感谢你们来现场为我加油,没为中国队拿到这个冠军,很对不起大家。我的伤还没养好,不想为自己过多地解释,我还是觉得我在亚洲是最棒的,中国队是最棒的。”
如果抛开语境,只看事件本身,颇让人有点滋味难言:一位运动员,如果在一场亚洲顶级赛事上获得了铜牌,就需要道歉,那么运动员的标准未免也太高了。
按照这个标准,似乎运动员都必须拿冠军,这太严格,也太不符合体育本身的面貌了——既是比赛便有胜负,怎么可能有人一直在巅峰?
而且根据媒体报道,此前5月3日,吴艳妮在参加2025年长三角国际田径钻石赛(上海/绍兴柯桥)时已是带伤参赛,到现在仍没有完全恢复。那么这场比赛拿下铜牌实属不易,依然值得掌声。
所以对于吴艳妮的铜牌成绩,人们不妨多些宽容,对赛事多一些“平常心”。比赛尽力就好,如果舆论动辄对一些优势项目,就理所当然地以冠军相期待,不仅不太现实,恐怕也会给运动员带来过大的压力。
吴燕妮确实是以霸气、自信而著称的,她也有这个实力,今年3月,世界田联更新了最新一期女子项目世界积分,吴艳妮超越日本名将田中佑美,首次登顶亚洲第一。她在被问及是否是亚洲跨栏的“一姐”时直言,“我觉得我现在还不是,还是要看全年的比赛竞技状态和最好成绩”。
吴艳妮的实力排名,长期塑造的人设,以及一些公共表达,已经在客观上调高了一些观众的预期。这可能是她在赛后感到压力的原因,很多人就是冲着见证“亚洲第一”诞生而来的。作为万众瞩目的运动员,也很难不对期待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