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7岁女孩在公园玩耍时,被一名男孩用水弹枪击中右眼,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眼膜擦伤;武汉9岁女童玩水晶泥导致视力受重创,医生诊断为水晶泥中添加的硼砂入眼,导致角膜受损;南宁9岁男童与小朋友玩耍时跌倒,被手中的玩具“蝴蝶刀”扎伤面部,伤口深有4厘米……本应是陪伴童年的玩具,可能正在悄悄伤害孩子。
近日,新华社“焦点”栏目记者走访多地文具店和学校周边发现,部分商家货架上充斥着针筒、水弹枪、仿真刀具等“三无”玩具,部分“水晶泥”“假水”玩具气味刺鼻,成分表中却未标明具体化学物质;某金属“蝴蝶刀”虽标注“适用年龄14岁以上”,却依然被经营者售卖给了小学生。
记者在各电商平台发现,类似的玩具销售火爆。在一家显示“已售7000+”“针管糯米糍捏捏”的网店,记者下单购买玩具即送针筒和针管,产品页面“适应年龄”显示“三周岁以上”。记者询问“针头是否是医用针头”后得到卖家肯定的回复,并发来一段视频佐证。
在长春市某小学门口,一名二年级学生向记者展示书包里五颜六色的“捏捏乐”时说:“边写作业边捏特别解压,每天放学都要来看看有没有新品……”就在一旁,放学的学生三五成群分享“网红玩具”——“蝴蝶刀”在手中反复甩动,尖锐的针头不断扎向手边的“捏捏乐”……嬉闹中让人心生担忧。
面对担忧,家长和老师们显得有些无奈。来自南宁的李女士表示:“看到不少玩具造成孩子受伤的案例,作为家长很担心,但孩子说同学们都在玩,有时也就默许了。”长春某小学班主任王老师表示:“学校不让学生把玩具带进来,但放学后就成了学校监管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