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玩具,可能正在悄悄伤害孩子

2025-05-30 08:3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杭州7岁女孩在公园玩耍时,被一名男孩用水弹枪击中右眼,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眼膜擦伤;武汉9岁女童玩水晶泥导致视力受重创,医生诊断为水晶泥中添加的硼砂入眼,导致角膜受损;南宁9岁男童与小朋友玩耍时跌倒,被手中的玩具“蝴蝶刀”扎伤面部,伤口深有4厘米……本应是陪伴童年的玩具,可能正在悄悄伤害孩子。

近日,新华社“焦点”栏目记者走访多地文具店和学校周边发现,部分商家货架上充斥着针筒、水弹枪、仿真刀具等“三无”玩具,部分“水晶泥”“假水”玩具气味刺鼻,成分表中却未标明具体化学物质;某金属“蝴蝶刀”虽标注“适用年龄14岁以上”,却依然被经营者售卖给了小学生。

记者在各电商平台发现,类似的玩具销售火爆。在一家显示“已售7000+”“针管糯米糍捏捏”的网店,记者下单购买玩具即送针筒和针管,产品页面“适应年龄”显示“三周岁以上”。记者询问“针头是否是医用针头”后得到卖家肯定的回复,并发来一段视频佐证。

在长春市某小学门口,一名二年级学生向记者展示书包里五颜六色的“捏捏乐”时说:“边写作业边捏特别解压,每天放学都要来看看有没有新品……”就在一旁,放学的学生三五成群分享“网红玩具”——“蝴蝶刀”在手中反复甩动,尖锐的针头不断扎向手边的“捏捏乐”……嬉闹中让人心生担忧。

面对担忧,家长和老师们显得有些无奈。来自南宁的李女士表示:“看到不少玩具造成孩子受伤的案例,作为家长很担心,但孩子说同学们都在玩,有时也就默许了。”长春某小学班主任王老师表示:“学校不让学生把玩具带进来,但放学后就成了学校监管盲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针对玩具乱象,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在儿童节前夕展开专项整治。吉林省某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坦言,玩具更新迭代快,国家强制性标准对新兴产品的针对性条款存在滞后性。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余文坚表示:“以这次查处的含有注射器的'捏捏乐'玩具为例,生产厂家基于降低成本等因素,使用的原料可能并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这种没有经过3C认证的‘三无’玩具,可能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化学和物理伤害。这些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往往不是同一个地区,销售方式不仅有线下,还有线上,在监管和打击方面存在难点。”

专家建议,家长选购玩具时应坚持“三查原则”:查标识(3C认证、适用年龄)、查外观(无锐利边缘、小零件)、查气味(无刺鼻异味);学校则需加强玩具安全教育,引导学生识别风险,以科学手段提升儿童安全意识;市场监管需“硬手段”与“软引导”并举——既严厉打击问题产品,也需引导行业开发安全、益智的创新玩具。各方形成合力,才能让童年真正远离“甜蜜的陷阱”。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这些玩具,可能正在悄悄伤害孩子

2025年05月30日 08:3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杭州7岁女孩在公园玩耍时,被一名男孩用水弹枪击中右眼,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眼膜擦伤;武汉9岁女童玩水晶泥导致视力受重创,医生诊断为水晶泥中添加的硼砂入眼,导致角膜受损;南宁9岁男童与小朋友玩耍时跌倒,被手中的玩具“蝴蝶刀”扎伤面部,伤口深有4厘米……本应是陪伴童年的玩具,可能正在悄悄伤害孩子。

近日,新华社“焦点”栏目记者走访多地文具店和学校周边发现,部分商家货架上充斥着针筒、水弹枪、仿真刀具等“三无”玩具,部分“水晶泥”“假水”玩具气味刺鼻,成分表中却未标明具体化学物质;某金属“蝴蝶刀”虽标注“适用年龄14岁以上”,却依然被经营者售卖给了小学生。

记者在各电商平台发现,类似的玩具销售火爆。在一家显示“已售7000+”“针管糯米糍捏捏”的网店,记者下单购买玩具即送针筒和针管,产品页面“适应年龄”显示“三周岁以上”。记者询问“针头是否是医用针头”后得到卖家肯定的回复,并发来一段视频佐证。

在长春市某小学门口,一名二年级学生向记者展示书包里五颜六色的“捏捏乐”时说:“边写作业边捏特别解压,每天放学都要来看看有没有新品……”就在一旁,放学的学生三五成群分享“网红玩具”——“蝴蝶刀”在手中反复甩动,尖锐的针头不断扎向手边的“捏捏乐”……嬉闹中让人心生担忧。

面对担忧,家长和老师们显得有些无奈。来自南宁的李女士表示:“看到不少玩具造成孩子受伤的案例,作为家长很担心,但孩子说同学们都在玩,有时也就默许了。”长春某小学班主任王老师表示:“学校不让学生把玩具带进来,但放学后就成了学校监管盲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针对玩具乱象,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在儿童节前夕展开专项整治。吉林省某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坦言,玩具更新迭代快,国家强制性标准对新兴产品的针对性条款存在滞后性。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余文坚表示:“以这次查处的含有注射器的'捏捏乐'玩具为例,生产厂家基于降低成本等因素,使用的原料可能并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这种没有经过3C认证的‘三无’玩具,可能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化学和物理伤害。这些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往往不是同一个地区,销售方式不仅有线下,还有线上,在监管和打击方面存在难点。”

专家建议,家长选购玩具时应坚持“三查原则”:查标识(3C认证、适用年龄)、查外观(无锐利边缘、小零件)、查气味(无刺鼻异味);学校则需加强玩具安全教育,引导学生识别风险,以科学手段提升儿童安全意识;市场监管需“硬手段”与“软引导”并举——既严厉打击问题产品,也需引导行业开发安全、益智的创新玩具。各方形成合力,才能让童年真正远离“甜蜜的陷阱”。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