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脱钩”加速全球创新“去美国化”

2025-05-30 06:52 来源:北京日报

近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暂停全球留学生新签证面签,并考虑扩大对国际学生的社交媒体审查范围。显然,这不仅是一场特朗普政府与“不听话”高校的意识形态之争,更是针对国际社会的“学术脱钩”运动。

美国对国际学生设卡并非始于今日。在冷战时期,美国就曾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限制。“9·11”事件后,2002年《加强边境安全及签证入境改革法案》首次将国家安全与留学生签证挂钩,开始对特定国家学生加强审查。特朗普第一任期则将选择性审查推向新高。2017年12月白宫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公开表示将限制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留学生签证;2018年6月,美国国务院宣布缩减攻读航空学、机器人学与先进制造领域等理工科中国留学生签证。美国司法部同期启动“中国行动计划”,调查美籍华裔和中国籍学者。

与以往做法相比,本届特朗普政府的新变化有三点:一是审查范围扩大到所有国籍所有专业的留学生;二是政策动机从“国家安全”转向明确的意识形态筛选;三是执行手段从个案处理升级为系统性限制。该政策绝非孤立行动,而是特朗普政府整体战略的组成部分,与加征关税、科技封锁形成一整套脱钩体系。在政治层面,它呼应了保守派对高校“自由派堡垒”的长久不满。近年来美国高校中支持巴勒斯坦的声浪高涨,2023年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30多所大学的学生团体联名谴责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直接触动了美国亲以和保守势力的神经。近期哈佛大学未配合“反犹主义”调查而被限制国际生招生,暴露出特朗普政府意图进行“学术忠诚度审查”的本质。

特朗普政府暂停留学生签证的政策,势必将对美国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全球领导地位造成深远伤害。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国际化的学术环境。据统计,美国STEM领域超过一半的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学生,这些人才毕业后大量进入美国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成为维持美国创新优势的关键力量。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的研发团队中,外裔科学家比例同样不低。暂停留学生签证将切断这一重要人才渠道,据美国教育理事会估计,该政策可能导致美国高校每年减少8万到10万国际学生,带来约4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还将加速全球创新“去美国化”的进程。

更深层次看,这场政府与高校的博弈折射出美国社会日益尖锐的价值撕裂。美国一向自诩开放包容,但当“多元”回归“单一”,其结局将深刻影响美国未来的道路选择。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特朗普的相关政策虽会在短期内给国际教育合作带来寒流,却也为全球人才流动格局的重构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如香港科技大学、东京大学先后宣布准备接收受政策影响的哈佛大学留学生。今年以来,欧洲多国和欧盟都在积极行动、推出各种计划,以吸引那些在美国遭遇困难的科研人员。历史告诉我们,科技创新的繁荣不可能建立在封闭排外的基础上,那些选择开放包容的国家终将赢得未来。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学术脱钩”加速全球创新“去美国化”

2025年05月30日 06:52   来源:北京日报   赵骁

近日,特朗普政府宣布暂停全球留学生新签证面签,并考虑扩大对国际学生的社交媒体审查范围。显然,这不仅是一场特朗普政府与“不听话”高校的意识形态之争,更是针对国际社会的“学术脱钩”运动。

美国对国际学生设卡并非始于今日。在冷战时期,美国就曾以国家安全为由,对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限制。“9·11”事件后,2002年《加强边境安全及签证入境改革法案》首次将国家安全与留学生签证挂钩,开始对特定国家学生加强审查。特朗普第一任期则将选择性审查推向新高。2017年12月白宫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公开表示将限制STEM专业(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留学生签证;2018年6月,美国国务院宣布缩减攻读航空学、机器人学与先进制造领域等理工科中国留学生签证。美国司法部同期启动“中国行动计划”,调查美籍华裔和中国籍学者。

与以往做法相比,本届特朗普政府的新变化有三点:一是审查范围扩大到所有国籍所有专业的留学生;二是政策动机从“国家安全”转向明确的意识形态筛选;三是执行手段从个案处理升级为系统性限制。该政策绝非孤立行动,而是特朗普政府整体战略的组成部分,与加征关税、科技封锁形成一整套脱钩体系。在政治层面,它呼应了保守派对高校“自由派堡垒”的长久不满。近年来美国高校中支持巴勒斯坦的声浪高涨,2023年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30多所大学的学生团体联名谴责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直接触动了美国亲以和保守势力的神经。近期哈佛大学未配合“反犹主义”调查而被限制国际生招生,暴露出特朗普政府意图进行“学术忠诚度审查”的本质。

特朗普政府暂停留学生签证的政策,势必将对美国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全球领导地位造成深远伤害。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国际化的学术环境。据统计,美国STEM领域超过一半的博士学位授予国际学生,这些人才毕业后大量进入美国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成为维持美国创新优势的关键力量。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的研发团队中,外裔科学家比例同样不低。暂停留学生签证将切断这一重要人才渠道,据美国教育理事会估计,该政策可能导致美国高校每年减少8万到10万国际学生,带来约4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还将加速全球创新“去美国化”的进程。

更深层次看,这场政府与高校的博弈折射出美国社会日益尖锐的价值撕裂。美国一向自诩开放包容,但当“多元”回归“单一”,其结局将深刻影响美国未来的道路选择。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特朗普的相关政策虽会在短期内给国际教育合作带来寒流,却也为全球人才流动格局的重构创造了历史性机遇。如香港科技大学、东京大学先后宣布准备接收受政策影响的哈佛大学留学生。今年以来,欧洲多国和欧盟都在积极行动、推出各种计划,以吸引那些在美国遭遇困难的科研人员。历史告诉我们,科技创新的繁荣不可能建立在封闭排外的基础上,那些选择开放包容的国家终将赢得未来。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