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塔”热销,是心灵慰藉还是消费陷阱?

2025-05-23 07:16 来源:红网

“事业不顺摆它,不发财都难”“呼唤爱情”……当下,一些被称为“能量塔”的物品被关联“转运”“改命”等玄学后在线上直播间、网购平台甚为热销。有些商家宣称,能量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小小一块石头,就卖到几千甚至上万元。(5月22日 荆楚网)

近年来,所谓的“能量石”“保健石”非常受欢迎,玄学日渐成为年轻人排解不如意的出口。南方都市报“青春腔调”民调发起的《这届年轻人为什么挤爆寺庙》调研(下称《调研》)显示,82.22%的受访青年表示有留意到近期年轻人热衷“求大吉祈福”的现象。从锦鲤头像、“电子木鱼”再到雍和宫手串、AI算命,玄学内容更加多样化、专业化,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文化现象。

诚然,玄学可以为年轻人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对未来的“掌控感”。但玄学不是科学,解法也未必真实。

过度追求玄学,可能会使年轻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所影响,增大时间、金钱投入,产生内卷新焦虑。一方面,从好运圣杯套到买奶茶送木鱼,资本正充分利用年轻人对玄学的倾向性进行捆绑销售。另一方面,不少商家又将这类商品的价格差异等同于灵验程度,暗示消费者“越贵运势加持越好”。若过度依赖玄学,极有可能陷入消费主义陷阱。

此外,市场上的玄学“好物”质量参差不齐,盲目佩戴甚至可能带来身体伤害。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截获的所谓“保健石”,经检测辐射量达105微西弗每小时,戴一天辐射剂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除此之外,“相思豆手串”由剧毒植物鸡母珠制成,“核桃手串”易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染色玛瑙手串”看似物美价廉,实际重金属超标……这类物品长期佩戴,会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破坏作用。

从长远来看,短暂的解脱并非解脱之道。虽然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但由于无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指导,难以真正帮助年轻人解决实际困境。对于那些正处于困境中的年轻人而言,当过高的心理预期与现实结果产生落差时,反而会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迷茫。

因此,与其拥抱不确定的“玄学”,不如向内探寻、只问自己。社会现代化与激烈竞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让青年群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玄学回应了年轻人对个体自由和精神解放的诉求,但其“伪科学性”不容忽视。一方面,年轻人要理性看待玄学,回归现实,不要用世俗化、外化的东西去看待问题,而应该真正地去追寻自己的内心;另一方面,社会也应当理解他们的需求,鼓励年轻人将玄学“仪式感”转化为行动力,给予年轻人更多心灵慰藉,而非苛责与批判。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能量塔”热销,是心灵慰藉还是消费陷阱?

2025年05月23日 07:16   来源:红网   袁棋棋

“事业不顺摆它,不发财都难”“呼唤爱情”……当下,一些被称为“能量塔”的物品被关联“转运”“改命”等玄学后在线上直播间、网购平台甚为热销。有些商家宣称,能量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小小一块石头,就卖到几千甚至上万元。(5月22日 荆楚网)

近年来,所谓的“能量石”“保健石”非常受欢迎,玄学日渐成为年轻人排解不如意的出口。南方都市报“青春腔调”民调发起的《这届年轻人为什么挤爆寺庙》调研(下称《调研》)显示,82.22%的受访青年表示有留意到近期年轻人热衷“求大吉祈福”的现象。从锦鲤头像、“电子木鱼”再到雍和宫手串、AI算命,玄学内容更加多样化、专业化,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文化现象。

诚然,玄学可以为年轻人带来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对未来的“掌控感”。但玄学不是科学,解法也未必真实。

过度追求玄学,可能会使年轻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所影响,增大时间、金钱投入,产生内卷新焦虑。一方面,从好运圣杯套到买奶茶送木鱼,资本正充分利用年轻人对玄学的倾向性进行捆绑销售。另一方面,不少商家又将这类商品的价格差异等同于灵验程度,暗示消费者“越贵运势加持越好”。若过度依赖玄学,极有可能陷入消费主义陷阱。

此外,市场上的玄学“好物”质量参差不齐,盲目佩戴甚至可能带来身体伤害。大连周水子机场海关截获的所谓“保健石”,经检测辐射量达105微西弗每小时,戴一天辐射剂量相当于拍117次胸片。除此之外,“相思豆手串”由剧毒植物鸡母珠制成,“核桃手串”易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染色玛瑙手串”看似物美价廉,实际重金属超标……这类物品长期佩戴,会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破坏作用。

从长远来看,短暂的解脱并非解脱之道。虽然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但由于无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指导,难以真正帮助年轻人解决实际困境。对于那些正处于困境中的年轻人而言,当过高的心理预期与现实结果产生落差时,反而会让他们陷入更深的迷茫。

因此,与其拥抱不确定的“玄学”,不如向内探寻、只问自己。社会现代化与激烈竞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让青年群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玄学回应了年轻人对个体自由和精神解放的诉求,但其“伪科学性”不容忽视。一方面,年轻人要理性看待玄学,回归现实,不要用世俗化、外化的东西去看待问题,而应该真正地去追寻自己的内心;另一方面,社会也应当理解他们的需求,鼓励年轻人将玄学“仪式感”转化为行动力,给予年轻人更多心灵慰藉,而非苛责与批判。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