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约2.88亿部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功能;北斗系统相关服务及产品已出口至全球14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日前发布。对此成绩,一些外媒酸了,声称“北斗系统正挑战美国GPS系统的全球地位”,以此作为“中国威胁”“零和博弈”的新料。
说起来,“全球卫星导航俱乐部”的成员并不多。美国的GPS是最早的“玩家”,也是该领域一直以来的霸主。但谁规定只能GPS“一家独大”,垄断全盘呢?北斗系统的崛起,是性能使然,也是市场选择,美国话里话外传递“被针对”“被挑战”,反倒暴露出唯我独尊的傲慢与狭隘。
从中国的视角来看,我们建设北斗系统从来不是为了挑战谁、取代谁,而是基于独立自主的战略清醒,甚至完全是倒逼使然。现代化社会,卫星导航是各行各业的“眼睛”,美国希望大家都用GPS,不再另起炉灶,但又时不时以此卡脖刁难。1993年,美国无端抹黑中国“银河号”运输化学武器,武力逼停并关闭“银河号”GPS信号,导致该货轮被迫危险漂航三周之久。试想,如今中国手中若没有北斗,成了“睁眼瞎”,又会被霸凌到什么田地?
“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北斗全面进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11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体系,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巴基斯坦的交通运输、港口管理,缅甸的土地规划、河运监管,老挝的精细农业、病虫灾害监管,文莱的都市现代化建设、智慧旅游,印尼的海上集成应用,都有北斗的身影……中国技术正在造福世界,中国胸怀也伴随“太空丝路”不断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