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陪餐不该是“面子工程”

2025-05-21 08:17 来源:红网

近日,四川绵阳多所学校因“学生餐与教职工餐质量悬殊”问题被推上舆论风口,引发广泛关注。据记者暗访调查,绵阳梓潼县观义初级中学的学生餐长期以土豆、白菜为主,饭菜寡淡难以下咽,学生不得不靠“老干妈”辣酱佐餐,而教职工餐却由独立厨房供应,荤素丰盛且餐标更低。(5月19日 《新京报》)

根据2019年《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小学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确保校领导与学生“同餐同标”。然而在观义中学,陪餐却成了“面子工程”:校长仅与学生共餐几分钟便转向教职工专属餐,陪餐记录流于表面,校方甚至为教职工另设独立厨房,形成两套餐饮体系。这种“双标”操作,不仅违背了陪餐制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初衷,更让监管目的形同虚设。

“一校两餐”现象背后,是一条从采购到分配的完整腐败链条。梓潼县纪委监委调查发现,部分学校存在“伙食费中列支其它费用”“违规发放陪餐费”问题,相关责任人通过虚报采购量、克扣学生餐标、收取供应商回扣等方式,将食堂变成个人“敛财场”。绵阳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刘永红指出,一顿校园餐看似仅10元左右,但极多的就餐人数和高频次的供应量让腐败金额累计惊人。

校园餐腐败的滋生,源于多重监管漏洞。其一,采购环节缺乏透明度。部分学校指定供应商长期以高于市场价供货,压缩学生餐成本形成“利益捆绑”。其二,经费管理混乱。学生伙食费被挪用列支教师加班餐、招待费,甚至虚构采购清单套取资金。其三,监督机制虚化。家长虽然被赋予知情权,但多数学校仅在校内公示菜单,并未实现采购信息网络公开,外部监督难以介入。

更值得警惕的是,陪餐制度的执行缺乏刚性约束。尽管多地要求校长“同时段、同排队、同标准”就餐,但实际执行中往往流于形式。部分学校为应付检查短期内提升学生餐标,但教师餐仍与学生餐“同菜不同量”。制度空转的背后,是责任意识的淡漠与权力监督的缺位。

根治“一校两餐”乱象,需从制度重构与监督强化方面双管齐下。首先,要刚性落实陪餐制度。校长陪餐不能止于“拍照打卡”的形式化表演,应每日公示陪餐记录,并借助家长轮值监督、教育部门突击检查等方式,形成压力传导机制;其次,需建立全市统一的食材招标平台,将采购流程公开化、透明化,杜绝“暗箱操作”。此外,对于挪用餐费、收受回扣等行为,除追责直接责任人外,还要追究分管领导失职责任,严惩腐败行为。

学生食堂不是人情往来的“交易场”,更不是做“面子工程”的表演舞台。校园餐腐败行为侵蚀的不仅是孩子的健康,还有教育公平的根基与社会信任的基石。唯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每一分伙食费都花在学生的餐盘里,才能守护校园餐的“安全、营养、公平”初心。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校长陪餐不该是“面子工程”

2025年05月21日 08:17   来源:红网   吴梓艺

近日,四川绵阳多所学校因“学生餐与教职工餐质量悬殊”问题被推上舆论风口,引发广泛关注。据记者暗访调查,绵阳梓潼县观义初级中学的学生餐长期以土豆、白菜为主,饭菜寡淡难以下咽,学生不得不靠“老干妈”辣酱佐餐,而教职工餐却由独立厨房供应,荤素丰盛且餐标更低。(5月19日 《新京报》)

根据2019年《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小学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确保校领导与学生“同餐同标”。然而在观义中学,陪餐却成了“面子工程”:校长仅与学生共餐几分钟便转向教职工专属餐,陪餐记录流于表面,校方甚至为教职工另设独立厨房,形成两套餐饮体系。这种“双标”操作,不仅违背了陪餐制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初衷,更让监管目的形同虚设。

“一校两餐”现象背后,是一条从采购到分配的完整腐败链条。梓潼县纪委监委调查发现,部分学校存在“伙食费中列支其它费用”“违规发放陪餐费”问题,相关责任人通过虚报采购量、克扣学生餐标、收取供应商回扣等方式,将食堂变成个人“敛财场”。绵阳市纪委监委第二纪检监察室主任刘永红指出,一顿校园餐看似仅10元左右,但极多的就餐人数和高频次的供应量让腐败金额累计惊人。

校园餐腐败的滋生,源于多重监管漏洞。其一,采购环节缺乏透明度。部分学校指定供应商长期以高于市场价供货,压缩学生餐成本形成“利益捆绑”。其二,经费管理混乱。学生伙食费被挪用列支教师加班餐、招待费,甚至虚构采购清单套取资金。其三,监督机制虚化。家长虽然被赋予知情权,但多数学校仅在校内公示菜单,并未实现采购信息网络公开,外部监督难以介入。

更值得警惕的是,陪餐制度的执行缺乏刚性约束。尽管多地要求校长“同时段、同排队、同标准”就餐,但实际执行中往往流于形式。部分学校为应付检查短期内提升学生餐标,但教师餐仍与学生餐“同菜不同量”。制度空转的背后,是责任意识的淡漠与权力监督的缺位。

根治“一校两餐”乱象,需从制度重构与监督强化方面双管齐下。首先,要刚性落实陪餐制度。校长陪餐不能止于“拍照打卡”的形式化表演,应每日公示陪餐记录,并借助家长轮值监督、教育部门突击检查等方式,形成压力传导机制;其次,需建立全市统一的食材招标平台,将采购流程公开化、透明化,杜绝“暗箱操作”。此外,对于挪用餐费、收受回扣等行为,除追责直接责任人外,还要追究分管领导失职责任,严惩腐败行为。

学生食堂不是人情往来的“交易场”,更不是做“面子工程”的表演舞台。校园餐腐败行为侵蚀的不仅是孩子的健康,还有教育公平的根基与社会信任的基石。唯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每一分伙食费都花在学生的餐盘里,才能守护校园餐的“安全、营养、公平”初心。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