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海南陵水县赤岭村10岁男孩阿亮经过昼夜漂流,在30公里外的三亚海域被救起。离奇的经历、淡定的表现,让不少网友对阿亮产生兴趣。有人借用魔童哪吒、杰克船长、悟空渡海学艺的照片,将阿亮做成各种表情包;有人赶到村子里拍摄阿亮视频;有人以阿亮名义开设社交媒体账号,一天涨粉3万多;有人翻出阿亮“战绩”,称他曾智斗人贩、火烧土地庙、大闹小学幼儿园;有人“尊称”阿亮为漂流小孩哥,“一个人带火了一个村”……
种种调侃中,既有置身事外的凑热闹心态,也有对阿亮传奇故事的盲目推崇,更夹杂着借机炒作、博取流量的私心。围绕阿亮的玩梗热潮,看似是并无恶意的娱乐行为,实则是对他人权益的侵害。拿阿亮做表情包、打着阿亮的名义开设账号,并未得到阿亮及其父母的允准;智斗人贩等离谱“战绩”,更是编造的谣言;跟拍阿亮,给其和家人生活造成困扰。种种行为越过了边界,甚至侵犯了阿亮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
值得注意的是,立在舆论旋涡中心的,是一个10岁的孩子。任何人都不能因为故事“上头”而忽视未成年人的权益。据报道,阿亮驾驶的塑料小船,是从景区偷偷开走的,这种行为原本需要纠正;阿亮被救起时,皮肤已经晒得通红,没力气说话,并不完全“淡定”;阿亮侥幸遇到从事海钓服务的工作人员,及时获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网友的关注乃至起哄,落在阿亮眼里很可能不是规劝而是鼓励,下次会不会做出更危险的事,是否还能如此幸运?网友不能逞一时之快,而置阿亮的未来于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