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2025-03-13 07:24 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提出要“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等,就民生领域多项重点工作作出细致部署。

  以民生为重,是激发创新活力的原动力。民生问题不仅为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还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南针”。新的经济增长点往往蕴藏于民生保障服务的有效供给之中。群众对住房、养老、教育、医疗、出行等服务需求的增长,将促使相关行业创新求变、快速发展。民生保障服务需求的高质量满足,还能够提高群众对未来生活的预期,激发文体、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的消费潜能,推动消费产品及服务实现更丰富有效供给,由此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比如在浙江,“科技+养老”的创新成果正不断涌现,持续释放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在一些养老机构和社区,智能养老机器人已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得力助手。强劲的消费潜能和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背后,是产业集群效应的托举。在嘉兴平湖,智能穿戴设备产业集聚基地汇聚了众多智能穿戴设备研发生产企业,产品涵盖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健康监测贴片等多个品类,专业化、特色化和规模化发展蕴藏无限生机。

  以民生为重,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先手棋。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是构建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形态的关键环节。加强民生保障服务,为该群体提供更多的防护性保障,将有力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和社会机会。普惠性的民生保障服务方式,让改革开放成果为更多人所共享。比如,浙江省舟山市紧扣“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可及共享”,推动资金、编制、土地等公共资源要素在市域范围内合理流动和配置,多措并举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公共服务整合归并、补短升级,初步走出“以行政资源集约高效使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新路子。

  以民生为重,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黏合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新征程上,面对更加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更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紧密围绕老百姓“急难愁盼”开展工作,从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让更多“民声”变“民生”,凝聚更多人心与力量。在强化民生保障服务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应积极拓宽参与渠道和平台,让更多民众参与其中,共同探求社会治理好法子。比如,杭州市推出集身份验证、出行管理、小区通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杭州小哥码”,通过外卖小哥“亮码送单”,破解外卖配送“最后一百米”难题,而且外卖骑手借此平台还能参与安全隐患“随手报”、文明风尚“随手宣”志愿服务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和关切,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必将凝聚起蕴藏在人民群众间的磅礴力量,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徐畅,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发展战略研究院〔软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2025年03月13日 07:24   来源:光明日报   徐畅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列为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提出要“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等,就民生领域多项重点工作作出细致部署。

  以民生为重,是激发创新活力的原动力。民生问题不仅为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还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南针”。新的经济增长点往往蕴藏于民生保障服务的有效供给之中。群众对住房、养老、教育、医疗、出行等服务需求的增长,将促使相关行业创新求变、快速发展。民生保障服务需求的高质量满足,还能够提高群众对未来生活的预期,激发文体、休闲、娱乐等多个领域的消费潜能,推动消费产品及服务实现更丰富有效供给,由此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比如在浙江,“科技+养老”的创新成果正不断涌现,持续释放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在一些养老机构和社区,智能养老机器人已成为老年人生活中的得力助手。强劲的消费潜能和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背后,是产业集群效应的托举。在嘉兴平湖,智能穿戴设备产业集聚基地汇聚了众多智能穿戴设备研发生产企业,产品涵盖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健康监测贴片等多个品类,专业化、特色化和规模化发展蕴藏无限生机。

  以民生为重,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先手棋。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低收入群体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帮扶保障人群,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是构建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形态的关键环节。加强民生保障服务,为该群体提供更多的防护性保障,将有力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和社会机会。普惠性的民生保障服务方式,让改革开放成果为更多人所共享。比如,浙江省舟山市紧扣“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可及共享”,推动资金、编制、土地等公共资源要素在市域范围内合理流动和配置,多措并举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公共服务整合归并、补短升级,初步走出“以行政资源集约高效使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的新路子。

  以民生为重,是密切党群关系的黏合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新征程上,面对更加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们更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紧密围绕老百姓“急难愁盼”开展工作,从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让更多“民声”变“民生”,凝聚更多人心与力量。在强化民生保障服务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应积极拓宽参与渠道和平台,让更多民众参与其中,共同探求社会治理好法子。比如,杭州市推出集身份验证、出行管理、小区通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杭州小哥码”,通过外卖小哥“亮码送单”,破解外卖配送“最后一百米”难题,而且外卖骑手借此平台还能参与安全隐患“随手报”、文明风尚“随手宣”志愿服务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和关切,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必将凝聚起蕴藏在人民群众间的磅礴力量,助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徐畅,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发展战略研究院〔软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浙江省“八八战略”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