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台州大陈岛诸湾、舟山嵊泗诸湾、温州沿浦湾被评为国家级美丽海湾。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美丽海湾不仅得到了“美丽证明”,更收获了“金山银山”。据初步核算,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7.7万亿元,同比增长5.4%,海洋旅游业稳步趋好,海洋旅客周转量26.0亿人千米,同比增长4.6%。实践证明,统筹做好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生态保护两篇文章,需要拓宽“两山”理念转化通道,让碧海银滩创造更多可持续的价值。
大力培育和发展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是打通碧海银滩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引擎。相对于传统海洋生产力,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以海洋科技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主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强调“以质促新”“以新提质”,体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能有效赋能碧海银滩转化为金山银山。2024年,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全球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福建福清海上风电产业园下线,这正是全国各地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海洋新质生产力强调坚持向海洋要生产力,聚焦深海关键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应用,深化“智慧海洋”建设,大力发展以海洋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等新兴领域为代表的“海洋新制造”,加快海洋绿色产业集群的形成,在提高海洋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对海洋自然资源的消耗,不断提高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和海洋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释放碧海银滩的“金山银山”效应。
促进海洋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是打通碧海银滩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的保障。我国着力推动向“经略海洋”的现代方式发展,据统计,截至2023年,我国累计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69个,年产生生态效益近1781亿元,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建成并网3910万千瓦,稳居全球第一位。一方面,精准化改造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手段,推动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等传统产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推动形成数智化的海洋生态产品流转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扩大海洋新能源、海洋碳汇等新兴产业规模,依托海洋区域自然本底条件和优美自然风光,利用海、岛、史、庙等特色资源,推进文旅融合新发展,大力发展海上休闲运动、海滩观光戏水、垂钓潜水等海洋旅游经济,持续创新海洋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探索建立海上“两山银行”,促进碎片化资源的集中化储备和规模化整治,让更多海洋生态红利转化为富民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