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作出全面系统部署,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排在重点任务之首,提出包括“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更加重视用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为积极应对国内需求不足挑战提供了突破口。
消费增量新、韧性强态势明显
2024年,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消费市场加快从疫后回补转向常态化稳定增长。从全年来看,消费逐步企稳向好势头显现。从1至11月经济数据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723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9月、10月和11月同比增速逐步趋稳。进一步分析,消费增长趋稳,既得益于消费创新动能持续增强,也得益于“以旧换新”、主动开放、一揽子增量政策等的持续发力,这些使得消费呈现出增量向新、韧性趋强的态势。
一是服务消费成为增长新动力。近年来,我国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服务消费对消费增长乃至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2024年1至11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4%。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9694元,同比增长7.6%,快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2.0个百分点。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7.0%,比上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二是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活力强劲。2024年1至11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8059亿元,同比增长6.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7%。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消费模式继续保持增长。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6万辆和15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8%和47.4%,以其为代表的绿色消费发展正盛。
三是消费创新加快涌现。近年来,我国消费领域创新极为活跃,新产品、新品牌、新场景、新服务、新模式加快涌现,推动了很多新赛道新产业加快成长成熟。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增消费品1518.5万种。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首批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5个城市的首店引入数量持续增加,首发经济发展活跃。特别是国潮新品成为消费创新的新增长点,得到广大消费者特别是青年消费群体的追捧。2024年“双11”期间,国产品牌销售火爆,各类具有中国文化内涵或元素的产品销量普遍提升。
四是主动开放吸引聚集新动能。我国持续优化免签入境政策和外籍入境人员支付便利化等措施,推动国际消费加快恢复。2024年1至11月,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2921.8万人次,同比增长86.2%;其中通过免签入境174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3%。按人均消费3500元计算,可带动消费近800亿元,全年可带动消费1000亿元。随着“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支付便利化措施不断推出,外籍人员消费体验也在不断提升。
五是增量政策成效显现。2024年,多项促消费政策密集发布,特别是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出台,推动了“以旧换新”政策、降低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等措施的加快落地,对提振消费意愿、释放消费潜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
注重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
提振消费,既是短期稳增长的首要任务,也是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应当看到,当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尚不稳固。2024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9.9%,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虽然继续发挥了支撑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但仍较大幅度低于2023年超过80%的贡献率,也明显低于疫情前近60%的贡献率。因此,稳定增长需要更加关注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加大力度促消费。
当前,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消费持续扩大的基础不牢,面临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消费信心偏弱、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等问题,消费持续扩大仍面临困难和挑战。
从中长期看,消费是国民经济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国家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根据国际经验,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稳定上升,最终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及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均将超过60%。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呈现提质、扩容、创新、转型等新趋势,涌现出服务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一系列消费新增长点,首发经济、假日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等为消费增长注入新动能。在此背景下,以政策创新推动消费创新更为重要且十分迫切,不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消费提质扩量,而且能够有效推动各产业有序连接、高效畅通,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从而稳定市场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以政策创新推动消费创新
进一步激发和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增速向稳、增量向好,需重视通过政策创新推动消费创新。
第一,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工具中继续加大对消费的支持力度。重点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补贴资金支持力度,扩大补贴覆盖产品类别,提升补贴申领的便利度,更多支持线下实体商业和农村地区开展以旧换新,进一步激发家电、家装、数码、绿色节能等大宗消费品的消费潜能。
第二,以提升服务消费为重点加大对多元化生活服务业的政策支持。支持地方针对服务消费发放消费券,更好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加大对小微服务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特别是针对灵活用工较多的行业领域,提高从业者服务技能,稳定服务业就业规模。有序推进养老、文化、体育、医疗等服务领域进一步对社会资本开放,扩大对外开放,转变服务业监管理念和方式,简化审批,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监管透明度。
第三,通过合理增收减负提高消费能力。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政策支持,促进这一群体增收减负,同时降低中等收入家庭税收负担。适当上调父母赡养、子女教育等个税专项附加抵扣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加快完善收入合理增长机制,完善工资动态调整机制,提升技术工人、新生代农民工等群体的人力资本。
第四,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重点是着力稳住楼市股市。改善消费类企业上市融资的政策环境,推动更多优质科技型、生活服务类企业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案例落地。推动稳楼市与一系列宏观政策结合,合理控制土地供给,盘活存量,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序搭建相关基础性制度。
第五,完善促消费政策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用好专项资金、贷款贴息、以旧换新等工具,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力城乡商业设施、物流配送设施以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优化消费环境。
第六,加快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更好把握消费变革新趋势,重点清除阻碍扩大内需的各种障碍,加快完善促消费体制机制。改进服务消费和市场零售统计调查制度,更为全面真实地反映消费市场发展情况。考虑在国家层面或首批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5个城市,加快建立扩大服务消费的领导机制和部门协调机制,增强商务、文旅体教、金融、宣传、科技等部门支持消费创新的政策合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微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