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女孩染上“赌博”消费两万,小卡荼毒何时止?

2024-12-31 07:18 来源:红网

  12月28日,广东云浮。12岁女孩偷拿家里近2万块钱,甚至刷了爸爸的信用卡,成袋买卡牌,其中在一家店就买了好几千块钱(卡牌)。爸爸崩溃的同时,也质疑卡牌店引诱小孩消费,明明买了两三千块钱的卡,却没有买到珍贵卡片,让孩子沉迷,这就是变相诈骗。(12月29日 闪电新闻)

  随着这些年各大热门IP的爆火,作为附属产品的小卡也一炮而红。如果你喜欢刷直播,那肯定见过“拆卡”直播间,如果你喜欢逛街,那一定没少见过标有“卡游”商标的袋装小卡。没错,这就是近两年风靡全国的“小卡经济”。“小卡经济”是指以明星小卡(照片卡片)、动漫周边小卡等为核心商品所形成的一种经济现象。

  小卡虽然设计精美,但销售方式却一点也不美丽,小卡的获取方式大多是盲抽,拥有复杂设计的卡一般稀有度相对较高,无法直接通过明码标价购买获取,而是需要消费者去“赌”,赌自己买的一袋卡里面是否有想要的那一张卡。

  就拿最为火爆的小卡系列“小马宝莉”来说,零售价为一包两块,一包内有五张卡片,然而卡面的价值却并非是一张几角钱,一张卡的市价由卡面的稀有程度来决定。小马宝莉辉月系列的最高卡位SC卡采用了和普卡完全不一样的炫彩烫银工艺,已经绝版的第二弹SC卡市价从几千到上万不等。出于对卡面角色的喜爱,或是对“低投入高回报”希望开出稀有卡面大赚一笔的心理,小卡热潮就这样悄悄席卷校园。

  12岁女孩偷拿家中2万元购买小卡这一事件的产生,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一定的责任。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尚未形成成熟的消费观念和价值判断能力。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往往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所吸引,而小卡凭借其独特的收集、竞技等属性,对孩子们有着较大的吸引力。然而,孩子的自制能力较弱,难以抵御消费的冲动,这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起引导和保护的责任。

  商家在经营过程中,理应遵守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明知消费者是未成年人,缺乏独立的经济能力和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却仍然接受其大额消费,这种行为无疑是在利用孩子的懵懂无知来获取商业利益。商家本应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对未成年人的消费进行合理的限制和引导,而非一味地追求销售额。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12岁女孩染上“赌博”消费两万,小卡荼毒何时止?

2024年12月31日 07:18   来源:红网   赵艺然

  12月28日,广东云浮。12岁女孩偷拿家里近2万块钱,甚至刷了爸爸的信用卡,成袋买卡牌,其中在一家店就买了好几千块钱(卡牌)。爸爸崩溃的同时,也质疑卡牌店引诱小孩消费,明明买了两三千块钱的卡,却没有买到珍贵卡片,让孩子沉迷,这就是变相诈骗。(12月29日 闪电新闻)

  随着这些年各大热门IP的爆火,作为附属产品的小卡也一炮而红。如果你喜欢刷直播,那肯定见过“拆卡”直播间,如果你喜欢逛街,那一定没少见过标有“卡游”商标的袋装小卡。没错,这就是近两年风靡全国的“小卡经济”。“小卡经济”是指以明星小卡(照片卡片)、动漫周边小卡等为核心商品所形成的一种经济现象。

  小卡虽然设计精美,但销售方式却一点也不美丽,小卡的获取方式大多是盲抽,拥有复杂设计的卡一般稀有度相对较高,无法直接通过明码标价购买获取,而是需要消费者去“赌”,赌自己买的一袋卡里面是否有想要的那一张卡。

  就拿最为火爆的小卡系列“小马宝莉”来说,零售价为一包两块,一包内有五张卡片,然而卡面的价值却并非是一张几角钱,一张卡的市价由卡面的稀有程度来决定。小马宝莉辉月系列的最高卡位SC卡采用了和普卡完全不一样的炫彩烫银工艺,已经绝版的第二弹SC卡市价从几千到上万不等。出于对卡面角色的喜爱,或是对“低投入高回报”希望开出稀有卡面大赚一笔的心理,小卡热潮就这样悄悄席卷校园。

  12岁女孩偷拿家中2万元购买小卡这一事件的产生,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一定的责任。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尚未形成成熟的消费观念和价值判断能力。在这个年龄段,他们往往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所吸引,而小卡凭借其独特的收集、竞技等属性,对孩子们有着较大的吸引力。然而,孩子的自制能力较弱,难以抵御消费的冲动,这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承担起引导和保护的责任。

  商家在经营过程中,理应遵守法律法规和商业道德,明知消费者是未成年人,缺乏独立的经济能力和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却仍然接受其大额消费,这种行为无疑是在利用孩子的懵懂无知来获取商业利益。商家本应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对未成年人的消费进行合理的限制和引导,而非一味地追求销售额。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