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宏观指标符合预期,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定。但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挑战仍然较多,特别是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经济运行总体上表现为供给强于需求,外需好于内需,呈现出供需强弱失衡的态势。
从数据来看,工业生产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为显著。今年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高于前三季度GDP增速。工业生产的较快增长,除了大规模设备更新等政策因素外,主要源于出口拉动。前10个月按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6.7%,主要是全球贸易需求有所回暖和主要经济体补库存,加之加征关税预期促使一些企业“抢出口”,推动了出口较快增长。随着全球贸易放缓和贸易限制措施增加,出口增速有可能放缓,工业生产和制造业投资增速也将随之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外需的不确定性将使内需不足的压力进一步增大。
因此,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实现供需再平衡,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缓解供需强弱失衡的有效途径,也是改善市场预期,增强社会信心,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重要举措。
有效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
有效需求不足,是体制性、周期性、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依靠扩大投资和出口的传统发展方式惯性作用。供需失衡是过去较长时期形成的发展方式的结果,在面临外部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时,偏重采取发债上项目,通过扩大投资和产能拉动经济增长,这种模式在基础设施和生产能力存在较大缺口的情况下是有效的,但随着基础设施投资空间收窄、积累的地方债务压力增大,投资的边际效率下降,这种模式对扩大内需的效能逐步降低。投资最终会转化为供给能力。在主要经济体因疫情冲击存在供给缺口的情况下,产能扩张可以通过扩大出口得到释放。但在外部产能恢复正常后,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就会凸显出来。
二是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带来的需求收缩效应。2021年房地产市场峰值时,商品房销售面积接近18亿平方米,销售额高达18.2万亿元,2023年销售面积回落至11.2亿平方米,销售额仅为11.6万亿元。今年前10个月,商品房销售额下降20.9%,按此外推全年销售额可能降至9.2万亿元。虽然近年来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设备等增势强劲,但短期内仍难以抵补房地产调整形成的需求缺口。当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仍在下降但降幅收窄,对国内需求的影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三是居民、企业、政府资产负债表调整带来的影响。疫情冲击和房地产价格下降带来的资产减损,对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形成收缩效应,加之前一时期股市低迷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居民消费更趋谨慎。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导致投资能力和意愿下降。地方政府财政和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偿债压力增大,加之部分省份实施化债方案,也对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形成影响。从趋势看,资产负债表修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改善和资产价格回暖,这就决定了有效需求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加大政策力度与深化改革相结合推动经济持续好转
推动经济持续好转,短期仍需加大宏观政策力度,加力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促进供需再平衡;中长期,要依靠深化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潜能。
第一,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9月27日,人民银行已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下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2个百分点,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金融工具落地实施。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后将大幅减轻地方利息支出负担,腾出更多资金清偿债务、解决基层“三保”,促进经济发展。下一步,要加强部门协调和政策协同发力,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第二,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消费是最终需求。扩大国内需求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服务支持,促进扩大消费,形成“政府促进消费,消费引导投资”的良性循环。当前商品消费相对饱和,应积极扩大服务消费,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养老服务等领域准入限制,满足中高收入群体的多样化服务消费需求。消费主力是年轻群体,可以考虑通过生育补贴等方式释放年轻群体的消费潜力。加快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中央财政对常住地政府用于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住房保障、随迁子女教育的支出予以补助,释放农业转移人口的消费潜力。
第三,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在供给端,严控商品房建设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出台贷款实施规范和尽职免责指引,消除商业银行融资顾虑。强化分类指导,有效隔离企业风险和项目风险。在需求端,加快消化存量商品房,加大对地方存量房收购的政策支持,允许专项债资金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建立规范的收购价格评估机制,推动政策更好落地见效。
第四,深化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潜能。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约束惩戒机制,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落实规范地方招商引资的政策举措。完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通过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稳步下划地方,研究把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并为地方附加税,授权地方在一定幅度内确定具体适用税率等举措,拓展地方税源,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增强地方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活力。
总之,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挑战,是经济转型期的阵痛。中国经济正是在不断应对困难挑战中实现新的发展。要将应对困难挑战的压力转化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动力,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好转并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作者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