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带货主播辛巴和小杨哥“互撕”最近吸引了不少目光。二人及其背后公司从“槽头肉”闹到“大闸蟹”,从服务闹到法务,又是放狠话又是爆猛料。然而喧嚣背后,如何真正保障网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却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起因是“3·15”晚会曝光的“槽头肉”,这些问题产品曾是小杨哥直播间的“爆款”,涉及金额超6000万元。事后小杨哥承诺进行登记退款,然而就赔付标准等细节问题却表述模糊,且迟迟未向所有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开放退款渠道。本月初话题发酵后,其团队负责人更是态度强硬,称并未受到任何惩罚。
合肥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称,消费者在小杨哥直播间购买梅菜扣肉时,收款方是湖北小橙优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就是“销售者”,而直播公司只是“广告发布者”。根据产品质量法规定,如因产品质量问题遭受损害,消费者有权向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在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根据这种说法,若没有证据证明有资金流向小杨哥旗下公司,消费者只能向销售者、生产者要求赔偿。
一石激起千层浪。常理来说,消费者在直播间下单,也应通过同一渠道进行售后和维权,若随意拉上一家公司“借鸡生蛋”,靠着一行小字声明就可逃避责任,消费者又怎敢放心购物?从实际情况来看,一面是消费者根本找不到所谓的“小橙优选”,一面是小杨哥搞起了拖延战术,逼着消费者接受仅退款,变相提高了维权成本,难免会有消费者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
从“槽头肉”事件就可看出,即便直播公司能把自己的责任撇得一干二净,有一点却不容置疑——其未能尽到帮消费者把控品质的责任。更不用说产业链上下游利益相关,若缺乏相互监督和责任意识,沆瀣一气知假售假,本就弱势的消费者更容易上当受骗。
直播带货领域的乱象,该出手管管了!这不是简单的舆论事件,更不应是靠直播间骂战、主播互撕来解决的闹剧。截至今天,双方天天“撕”上热搜,甚至隐有向桃色新闻转化的趋势,许多消费者却仍不知道究竟该找谁赔偿,难道不是咄咄怪事吗?相关部门理应迅速介入,查清查实背后存在的真问题,弥补直播带货存在的维权漏洞,绝不能允许喧嚣散场后,真正的消费者反而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