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求质,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09-10 07:50 来源:光明日报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产业体系的质量、效率和动力的深刻变革注入强劲动能,成为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最具活力的革命性力量。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作为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根本依托,突出以创新要素赋能高质量发展,主要沿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注重培育现代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突出产业体系的结构优化、协调联动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特征。新质生产力的“新”和“质”,与新发展理念、新技术研发、新产业新业态密不可分,呈现出来的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结构现代化和产业创新生态化,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因此,牢牢抓住新质生产力这个“牛鼻子”,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确保产业发展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从而筑牢实体经济之基、强化创新驱动之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以新质生产力要素为引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尤其是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客观上能有效引领和推动传统产业体系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方向发展。以天津为例,近年来通过坚持先立后破、因业施策,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进一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将传统技术和新兴技术有机融合,加速冶金、轻工产业升级改造“提能级”。通过再造传统产业生产流程和工艺技术,提升专精特优产品比重、振兴老字号老品牌。通过数字化改造、新技术应用和绿色发展转型,促进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推动绿色石化、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锻长板”。通过做大做实做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高标准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等创新平台载体,在高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合成材料等领域重点发力,促进优势转化为胜势。实践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生产力发展点的突破和局部调整,更是发展方式、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重大变革。新质生产力正是基于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不断催生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模式,持续激发产业内生动力,补齐传统产业供应链、创新链、产业链短板,推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与经济范式协同转换,实现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从而有效提升产业总体竞争力。

  超前谋划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群融合集成发展。当前,我国正行进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之举,也是塑造区域竞争力、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天津适应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大趋势,通过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构建起“1+3+4”现代化产业体系,悉心打造信创、集成电路、车联网、生物医药、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12条重点产业链。近期出台的《天津市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将“优势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作为主线,抢先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大力培育未来产业新生态。实践表明,通过“链长制”高位推动、重点项目引育培优、产业集群协同发力,整合不同产业链信息、资源和技术,引导人工智能、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优势区域合理布局,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式融合发展,打造开放包容、层级丰富、充满活力的未来产业生态系统,能有效增强产业链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升整个产业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丰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加快构建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紧扣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建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这需要我们坚持系统观念,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建立现代化产业支撑和保障体系,不断释放创新创造活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发挥创新平台载体作用,建立高校与产业园区的“握手”通道,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要创新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营造开放创新生态,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要健全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与本地资源、技术、市场相匹配的新产业,加强新领域新赛道的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者:徐瑛,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向“新”求质,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09月10日 07:50   来源:光明日报   徐瑛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为产业体系的质量、效率和动力的深刻变革注入强劲动能,成为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最具活力的革命性力量。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作为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的根本依托,突出以创新要素赋能高质量发展,主要沿着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发展,注重培育现代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突出产业体系的结构优化、协调联动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特征。新质生产力的“新”和“质”,与新发展理念、新技术研发、新产业新业态密不可分,呈现出来的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结构现代化和产业创新生态化,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因此,牢牢抓住新质生产力这个“牛鼻子”,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确保产业发展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从而筑牢实体经济之基、强化创新驱动之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以新质生产力要素为引擎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尤其是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客观上能有效引领和推动传统产业体系向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方向发展。以天津为例,近年来通过坚持先立后破、因业施策,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进一步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将传统技术和新兴技术有机融合,加速冶金、轻工产业升级改造“提能级”。通过再造传统产业生产流程和工艺技术,提升专精特优产品比重、振兴老字号老品牌。通过数字化改造、新技术应用和绿色发展转型,促进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推动绿色石化、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锻长板”。通过做大做实做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高标准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等创新平台载体,在高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合成材料等领域重点发力,促进优势转化为胜势。实践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生产力发展点的突破和局部调整,更是发展方式、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重大变革。新质生产力正是基于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和更新跃升,不断催生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模式,持续激发产业内生动力,补齐传统产业供应链、创新链、产业链短板,推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与经济范式协同转换,实现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从而有效提升产业总体竞争力。

  超前谋划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群融合集成发展。当前,我国正行进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之举,也是塑造区域竞争力、赢得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天津适应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大趋势,通过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构建起“1+3+4”现代化产业体系,悉心打造信创、集成电路、车联网、生物医药、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12条重点产业链。近期出台的《天津市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将“优势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作为主线,抢先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大力培育未来产业新生态。实践表明,通过“链长制”高位推动、重点项目引育培优、产业集群协同发力,整合不同产业链信息、资源和技术,引导人工智能、高端装备、量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优势区域合理布局,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式融合发展,打造开放包容、层级丰富、充满活力的未来产业生态系统,能有效增强产业链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升整个产业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丰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加快构建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紧扣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建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这需要我们坚持系统观念,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建立现代化产业支撑和保障体系,不断释放创新创造活力,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源头活水”。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发挥创新平台载体作用,建立高校与产业园区的“握手”通道,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要创新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积极营造开放创新生态,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要健全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与本地资源、技术、市场相匹配的新产业,加强新领域新赛道的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者:徐瑛,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