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裹”跑出“加速度”。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正式突破1000亿件,比2023年达到千亿件提前了71天。这意味全国人均收到快递71.43个,每一秒钟有5144件快递、每一天有4.4亿件快递在神州大地上流动着。
快递物流是反映经济活力的“风向标”,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数据显示,快递业最高日业务量超5.8亿件,月均业务量超130亿件,月均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千亿件快递提速而至,既彰显出我国快递市场更加繁荣活跃、发展质效不断提升,也折射出经济发展的蓬勃活力与强劲韧性。
更快的背后,是我国物流网络越来越密了。南来北往,货畅其流。快递业着力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的现代寄递服务网络体系。近年来,快递业积极融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共同发力,多式联运既畅通了民生幸福的“微循环”,也贯通了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依托交通运输网络,建立覆盖广泛的配送中心和仓库,使快递服务延伸至偏远地区和乡村,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快递服务。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建成1200多个县级公共寄递服务中心、超30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在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更快的背后,是我国快递企业不断创新。今年以来,快递业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相结合推动物流技术迭代创新,大型分拨中心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迅速应用,行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运输效率、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提升。数据显示,国内快递专用货机达188架,快递服务汽车27万辆。“小包裹”插上数字化和智能化触角,助力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通过二维码选购物资,10分钟左右,无人机就能将物资投放在指定地点,快递“从天而降”在一些城市已成为现实。无人快递车已经上路,在收转运派等环节,大幅度缩减末端派送时长。“寄”“递”之间,人们向“快递自由”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