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牙市场乱象纷呈,呼吁更透明的价格标准

2024-08-13 07:53 来源:光明网

  近年来,种牙费用大幅降低。不过,有患者发现:一些机构不满足于只挣一颗牙的钱,坏牙拔,病牙也拔,甚至还哄着拔好牙,多拔才能多种,在拔牙数量上让患者多掏钱。某些机构还以“免费检查”“低价体验”等方式吸引患者,再通过增加服务、添加耗材、捆绑消费等方式,增加服务过程中的各项花销。

  去年年初,国家医保局首次开展种植牙集采,曾经上万元一颗的种植牙价格大幅下降,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然而从媒体报道来看,一些医疗机构为了增加收入,又通过各种套路,在患者身上打起了各种歪心思。比如,明明可以修复治疗,也要坚持拔牙种牙;再比如,故意模糊治疗方案,在后续治疗过程中额外增加各种治疗费用……

  诸如“哄拔好牙”“低价陷阱”等乱象,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合法权益,还会加剧劣币驱逐良币,破坏医疗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所谓医者仁心,医疗行业以治病救人为服务宗旨,这一职业群体有着较高的社会美誉度。然而一些医疗机构却将商业利益凌驾于职业道德之上,利用患者对健康的迫切需求,设下重重消费陷阱,让原本应充满温情的医疗过程,变得复杂而充满算计。

  面对夸大病情、误导消费等医疗套路,呼吁从业者加强自律、坚守医德,还远远不够。这些医疗机构之所以敢用各种套路收割患者,是基于对利益最大化的盲目追求,也是因为患者往往难以察觉自身被误导的困境。

  看病种牙不同于普通的购物消费,医疗服务有着一定的专业性,在信息不对称之下,患者对于病情的实际情况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往往只能听从医生的指导。这种专业上的依赖性,为一些医疗机构谋取不当利益提供了便利。它也意味着,仅仅靠患者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也难以单凭一己之力,完全规避潜在的陷阱与风险。要保护患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加强行业监管,强化执法打击力度,提升医疗服务透明度。

  比如,敦促医疗机构公开价格信息、治疗方案、风险告知等内容,将服务项目的价格标准充分透明化,甚至还可以制定种植牙服务收费标准参考价目表,让患者更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可以在市场上“货比三家”,自主选择医疗服务。

  另一方面,建立畅通的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患者和社会各界,对种植牙行业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不管是执法发现还是举报曝光,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如夸大病情、误导消费、虚假宣传等,一旦查实,要依法进行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这些医疗机构也应该意识到,医疗行业是高度依赖口碑的行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更应该通过提升服务质量、精进医疗技术等方式来吸引患者,而不是依赖见不得光的手段套路患者,牟取不当利益。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种牙市场乱象纷呈,呼吁更透明的价格标准

2024年08月13日 07:53   来源:光明网   熊志

  近年来,种牙费用大幅降低。不过,有患者发现:一些机构不满足于只挣一颗牙的钱,坏牙拔,病牙也拔,甚至还哄着拔好牙,多拔才能多种,在拔牙数量上让患者多掏钱。某些机构还以“免费检查”“低价体验”等方式吸引患者,再通过增加服务、添加耗材、捆绑消费等方式,增加服务过程中的各项花销。

  去年年初,国家医保局首次开展种植牙集采,曾经上万元一颗的种植牙价格大幅下降,大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然而从媒体报道来看,一些医疗机构为了增加收入,又通过各种套路,在患者身上打起了各种歪心思。比如,明明可以修复治疗,也要坚持拔牙种牙;再比如,故意模糊治疗方案,在后续治疗过程中额外增加各种治疗费用……

  诸如“哄拔好牙”“低价陷阱”等乱象,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合法权益,还会加剧劣币驱逐良币,破坏医疗行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所谓医者仁心,医疗行业以治病救人为服务宗旨,这一职业群体有着较高的社会美誉度。然而一些医疗机构却将商业利益凌驾于职业道德之上,利用患者对健康的迫切需求,设下重重消费陷阱,让原本应充满温情的医疗过程,变得复杂而充满算计。

  面对夸大病情、误导消费等医疗套路,呼吁从业者加强自律、坚守医德,还远远不够。这些医疗机构之所以敢用各种套路收割患者,是基于对利益最大化的盲目追求,也是因为患者往往难以察觉自身被误导的困境。

  看病种牙不同于普通的购物消费,医疗服务有着一定的专业性,在信息不对称之下,患者对于病情的实际情况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往往只能听从医生的指导。这种专业上的依赖性,为一些医疗机构谋取不当利益提供了便利。它也意味着,仅仅靠患者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也难以单凭一己之力,完全规避潜在的陷阱与风险。要保护患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加强行业监管,强化执法打击力度,提升医疗服务透明度。

  比如,敦促医疗机构公开价格信息、治疗方案、风险告知等内容,将服务项目的价格标准充分透明化,甚至还可以制定种植牙服务收费标准参考价目表,让患者更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可以在市场上“货比三家”,自主选择医疗服务。

  另一方面,建立畅通的投诉举报渠道,鼓励患者和社会各界,对种植牙行业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不管是执法发现还是举报曝光,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如夸大病情、误导消费、虚假宣传等,一旦查实,要依法进行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慑力。

  这些医疗机构也应该意识到,医疗行业是高度依赖口碑的行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更应该通过提升服务质量、精进医疗技术等方式来吸引患者,而不是依赖见不得光的手段套路患者,牟取不当利益。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