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烫”文创煮的是念想

2024-08-02 07:17 来源:北京晚报

  “这是咱们的年糕、西蓝花,还有蟹排,帮您烫一下啊!”这不是路边小摊的叫卖,而是甘肃省博物馆里的吆喝。据报道,这些毛绒玩具版的菜品,是该博物馆推出的文创新品:待游客挑选完毕,领取号码牌,还能选择“微辣、中辣、特辣”,工作人员一边吆喝,一边把“菜品”放入一口毛茸茸的“砂锅”里,认真“煮”一会儿,再请游客把“麻辣烫”打包带走。不少游客被这份“麻辣烫”深深吸引。

  博物馆煮“麻辣烫”,没有一样是真实食材,为什么隔着屏幕都觉得香?今年年初,甘肃天水麻辣烫热辣出圈,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甘肃博物馆据此推出“玩偶麻辣烫”,连烹饪过程都有样学样,提升了文创产品的热度,洋溢着十足的趣味和喜感。通过相互“串词”,消费者收获了情绪价值。有网友感叹道:“长大后愿意陪我玩过家家的,只有甘肃省博物馆了。”

  这碗“麻辣烫”,煮的是当地特色文化和消费者对“情绪旅行”的念想。在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文创市场,博物馆里的“麻辣烫”煮出了一盘好菜。令网友心动的是,在甘肃省博物馆,这样的佳肴还有不少。比如,作为文创顶流和热搜常客的“马踏飞燕”,“丑的一般不想买,丑成这样必须买”的“绿马”文创头套,从鲵鱼纹彩陶瓶衍生出来的“鲵娃娃”……表情魔性、丑萌呆萌的文创毛绒玩具,与“麻辣烫”的摊位一起,拉近了博物馆参观者与历史文物之间的情感。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文创产品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国家图书馆的“大葱明”,西安博物院以西安“大雁塔”为原型的“塔宝”,沈阳故宫的“祥龙抱枕”,苏州博物馆基于吴王夫差剑创作的“毛绒剑”,既得益于历史文化的深度,又跟得上年轻人的脚步,怎能不出圈?让游客因好的文创而向往一座博物馆,甚至爱上一座城市,这是文旅“内卷”新思路,也是博物馆的职责所在。文创经常上新,说明文化工作者走心。

  文创不能闭门造车,更不容千篇一律,博物馆卖“麻辣烫”,游客眼馋的就是文创设计的这份新意和心意。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麻辣烫”文创煮的是念想

2024年08月02日 07:17   来源:北京晚报   辛音

  “这是咱们的年糕、西蓝花,还有蟹排,帮您烫一下啊!”这不是路边小摊的叫卖,而是甘肃省博物馆里的吆喝。据报道,这些毛绒玩具版的菜品,是该博物馆推出的文创新品:待游客挑选完毕,领取号码牌,还能选择“微辣、中辣、特辣”,工作人员一边吆喝,一边把“菜品”放入一口毛茸茸的“砂锅”里,认真“煮”一会儿,再请游客把“麻辣烫”打包带走。不少游客被这份“麻辣烫”深深吸引。

  博物馆煮“麻辣烫”,没有一样是真实食材,为什么隔着屏幕都觉得香?今年年初,甘肃天水麻辣烫热辣出圈,吸引了天南海北的游客。甘肃博物馆据此推出“玩偶麻辣烫”,连烹饪过程都有样学样,提升了文创产品的热度,洋溢着十足的趣味和喜感。通过相互“串词”,消费者收获了情绪价值。有网友感叹道:“长大后愿意陪我玩过家家的,只有甘肃省博物馆了。”

  这碗“麻辣烫”,煮的是当地特色文化和消费者对“情绪旅行”的念想。在同质化日趋严重的文创市场,博物馆里的“麻辣烫”煮出了一盘好菜。令网友心动的是,在甘肃省博物馆,这样的佳肴还有不少。比如,作为文创顶流和热搜常客的“马踏飞燕”,“丑的一般不想买,丑成这样必须买”的“绿马”文创头套,从鲵鱼纹彩陶瓶衍生出来的“鲵娃娃”……表情魔性、丑萌呆萌的文创毛绒玩具,与“麻辣烫”的摊位一起,拉近了博物馆参观者与历史文物之间的情感。

  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文创产品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国家图书馆的“大葱明”,西安博物院以西安“大雁塔”为原型的“塔宝”,沈阳故宫的“祥龙抱枕”,苏州博物馆基于吴王夫差剑创作的“毛绒剑”,既得益于历史文化的深度,又跟得上年轻人的脚步,怎能不出圈?让游客因好的文创而向往一座博物馆,甚至爱上一座城市,这是文旅“内卷”新思路,也是博物馆的职责所在。文创经常上新,说明文化工作者走心。

  文创不能闭门造车,更不容千篇一律,博物馆卖“麻辣烫”,游客眼馋的就是文创设计的这份新意和心意。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