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宝马4S店拒不交车:该对“名牌名车”祛魅了

2024-07-22 06:51 来源:红网

  近日,全国多地陆续有消费者对记者透露,遭遇了宝马的霸王条款,之前定的宝马汽车被4S店拒绝交付,销售临时要求加价才能提车。(蓝鲸新闻)

  不少网友都对宝马公司如此欺骗消费者的违法行径感到不满与气愤。而不交付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车子涨价了,4S店不愿再按照定车时的低价销售,故而临时加价,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在指责店家、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名车并不等于好车,名牌也不一直是好品牌。

  不可否认的是,所谓的品牌力(面子)在产品质量够硬的情况下自然能够得到受众的青睐。BBA(宝马、奔驰、奥迪)可以卖高价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其作为燃油车的先行者,凭借先发优势,在技术积累、审美设计、品牌认知和品牌用户基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近年来,在国内能源车价格、质量、功能各方面都异军突起的情况下,传统一线豪华汽车品牌BBA(宝马、奔驰、奥迪)逐渐式微,不得不选择降价销售,但依然是卖不动。面对这种情况,BBA三剑客直接退出“降价群聊”,选择“反向涨价”,戏剧性的是,在BBA宣布涨价后,前往专卖店看车的人反而变多了。

  降价没人买,涨价反而有顾客,这种现象背后既反映了消费者的投机心理,也反映仍有不少消费者追求名车带来的“面子”效应。

  消费者在选购车时,相比于品牌力的“面子”,更应该考虑的无疑是产品质量,品牌服务,售后保障等“里子”。在杭州2024车型投诉的TOP10榜单上,BBA系列车型占据了榜单上的8席。今年315晚会上也曝光了宝马五系传动轴异响却迟迟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加上今日爆出的宝马霸王条款这样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伤害了品牌形象与信用。

  对BBA等“名牌汽车”的祛魅需要过程和时间,但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蔚来、小米、问界等国产汽车,让中国消费者知道了,原来裸车价不一定是真的裸车,原来激光雷达、空气悬挂、冰箱彩电沙发也有可能全系标配,原来车机互联也不只是CarPlay。两相对比之下,消费者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辆好车的硬标准是什么。

  宝马这次事件同时也给势头凶猛的国产能源车敲响了警钟。经过时间的沉淀,国产车企也有朝一日也会成为名牌,但如何保持始终如一的产品质量、品牌服务,让品牌价值、品牌形象持久长青,这也是一个值得各大车企深思的问题。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多地宝马4S店拒不交车:该对“名牌名车”祛魅了

2024年07月22日 06:51   来源:红网   杨世豪

  近日,全国多地陆续有消费者对记者透露,遭遇了宝马的霸王条款,之前定的宝马汽车被4S店拒绝交付,销售临时要求加价才能提车。(蓝鲸新闻)

  不少网友都对宝马公司如此欺骗消费者的违法行径感到不满与气愤。而不交付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车子涨价了,4S店不愿再按照定车时的低价销售,故而临时加价,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在指责店家、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名车并不等于好车,名牌也不一直是好品牌。

  不可否认的是,所谓的品牌力(面子)在产品质量够硬的情况下自然能够得到受众的青睐。BBA(宝马、奔驰、奥迪)可以卖高价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其作为燃油车的先行者,凭借先发优势,在技术积累、审美设计、品牌认知和品牌用户基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然而近年来,在国内能源车价格、质量、功能各方面都异军突起的情况下,传统一线豪华汽车品牌BBA(宝马、奔驰、奥迪)逐渐式微,不得不选择降价销售,但依然是卖不动。面对这种情况,BBA三剑客直接退出“降价群聊”,选择“反向涨价”,戏剧性的是,在BBA宣布涨价后,前往专卖店看车的人反而变多了。

  降价没人买,涨价反而有顾客,这种现象背后既反映了消费者的投机心理,也反映仍有不少消费者追求名车带来的“面子”效应。

  消费者在选购车时,相比于品牌力的“面子”,更应该考虑的无疑是产品质量,品牌服务,售后保障等“里子”。在杭州2024车型投诉的TOP10榜单上,BBA系列车型占据了榜单上的8席。今年315晚会上也曝光了宝马五系传动轴异响却迟迟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加上今日爆出的宝马霸王条款这样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伤害了品牌形象与信用。

  对BBA等“名牌汽车”的祛魅需要过程和时间,但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蔚来、小米、问界等国产汽车,让中国消费者知道了,原来裸车价不一定是真的裸车,原来激光雷达、空气悬挂、冰箱彩电沙发也有可能全系标配,原来车机互联也不只是CarPlay。两相对比之下,消费者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辆好车的硬标准是什么。

  宝马这次事件同时也给势头凶猛的国产能源车敲响了警钟。经过时间的沉淀,国产车企也有朝一日也会成为名牌,但如何保持始终如一的产品质量、品牌服务,让品牌价值、品牌形象持久长青,这也是一个值得各大车企深思的问题。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