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赛场见证中国制造更高更强

2024-07-19 08:35 来源:广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奥运赛场见证中国制造更高更强

2024年07月19日 08:35   来源:广州日报   夏振彬

  巴黎奥运会已近在咫尺!一股中国制造的“旋风”正吹向巴黎,满满的中国元素成为一道亮丽风景。(7月18日央视新闻)

  体育盛会,是运动健儿大展身手的舞台,也是各国品牌产品一较高下的赛场。如业内人士所言,竞逐奥运指定用品,其激烈程度不亚于赛场上的角逐。聚焦巴黎奥运会——从杠铃到自行车,从乒乓球到赛场地胶,中国制造的身影“活跃”在多个场馆;赛场之外,80%的奥运会吉祥物玩偶被中国厂商“承包”,塞纳河边的LED巨屏多出自中国企业之手……从器材到周边,从技术到服务,中国制造闪耀奥运赛场、展现中国风采。

  借用不久前一篇热文的句式,“我们所熟悉的画风,才开始没多久”。奥运会“流行”中国风,也是如此。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来自中国品牌的乒乓球实现了我国体育器材史上“零的突破”。在那之前,奥运会上虽有中国元素,但只是代加工而已。如今,中国制造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展现着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从中管窥中国制造以“新”提“质”的铿锵步伐,看到中国发展的强劲内生动力。如果看得再“细”一些,观察赛场内外中国制造的背后故事,还能为我们带来更多启示。

  比如,何为工匠精神。还记得2021年,有张图爆红网络——一位外国记者背着一款黑色背包,那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媒体包!“13年了还没坏”“你的背包,背到现在还没烂”……一个经久不“衰”的背包引来阵阵惊叹。而这,正是奥运赛场上中国制造、中国品质的小小缩影。产品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看品质。拿乒乓球来说,根据国际乒联标准,乒乓球的弹性公差要小于25毫米。而今年巴黎奥运会,来自广州的双鱼乒乓球将这一数值“拼”到了小于4毫米。“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工匠精神不只是严谨细致、精雕细琢的态度,更要有主动突破舒适区、竞逐最高最好最优的追求。一些中国企业尽管在工艺上已处于优势地位,但仍保持着不进则退的强烈紧迫感,对产品不断改进优化、迭代升级,如此才得以赢得优势、赢得主动。

  再如,竞逐自主创新。1秒内能做500次识别动作的足球,使用了可循环橡胶材料的可回收地板,融合“科技与浪漫”的乒乓球台,可实时采集运动员力量、速度的运动垫……诸多中国制造之所以跻身奥运赛场,都与两个字有关:创新。过去我们通常认为,在价值链分配中,研发、营销附加值较高,制造环节相对较低;但随着制造业“含新量”不断提升,这根“微笑曲线”已在不少领域被拉平,甚至被“反转”,成为中间高于两端的“痛苦曲线”。这提醒制造业企业,要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制造业的“含金量”说到底还是在自主创新上。

  还有,坚定不移“走出去”。有网友调侃:“不论哪里办大赛,爆单的都是义乌。”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义乌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4.4%。可见,“走出去”天高海阔。近年来,我国企业掀起了新一轮出海热潮。比如前两天,广汽埃安泰国智能工厂正式竣工投产;在刚刚结束的欧洲杯上,13家赞助商中有5家来自中国企业……更多企业应强化出海的紧迫感,狠抓市场开拓,敢于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游泳。

  顽强拼搏、敢于超越,这是体育的魅力所在,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题中之义。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向“高”攀登、向“新”而行,中国制造也将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新突破。(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