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空调的师傅把安全绳随意套在腰上就翻出窗外,安全绳另一头由他的同伴随手牵着”“装空调的师傅来我家,虽然佩戴了安全绳,但却把另一头给我,说‘你拿着’”……据7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近期,不少市民反映在更新空调时频频见到危险作业场面。据了解,空调拆装和维修作业属于特种作业,但现实中很多从业者并没有相关资质,无证上岗或买证上岗的情形较为普遍。
根据有关规定,2米及2米以上的高处作业属于特种作业,从业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水平和资质证书,这也是行业准入的“硬杠杠”。然而,特种作业领域的现实并不乐观。无证、买证上岗,熟人“打招呼”带新人入行,持证者也不严格按规章操作等情形多有发生。因无资质上岗、违反安全规章而酿成的事故也不少。比如,个别企业焊接工无资质无培训无应急预案的“三无”式违规动火作业,导致亡人火灾;一些电梯维保企业因持证从业者不足而默许单人违规作业,有的地方因此发生工作人员坠亡悲剧……
一些特种作业资格证书像贱卖的白菜,给生产安全事故埋下严重隐患。从用人方角度看,安全意识不足、管理规章形同虚设是主要原因。规章“挂在墙上”,在用工紧张时用人单位不再严格查验资格证;当熟人介绍新人入职时,企业对新人有无证书和相应技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监管方的角度看,在考核、发证等前端环节的管理相对较好,而在发证后则往往缺乏有力约束。
本应是管理闭环却有了裂缝,难免有人钻空子。一些从业者看重时间成本、经济成本等,当花钱买证足以糊弄企业和有关部门时,还有多少人愿意苦哈哈地参加学习培训和考试?持证上岗本是硬性要求,既然企业不认真查证,有关部门的监管触角不灵敏,那么制售假证就有了市场。北京市去年查办一起涉及包括高处作业在内的1.9万余张特种作业操作证造假案件,犯罪分子还伪造了一个“官方”查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