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该告别“懒人式末端监管”了

2024-06-18 07:20 来源:扬子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食品安全该告别“懒人式末端监管”了

2024年06月18日 07:20   来源:扬子晚报   李万友

  因口感脆、味道鲜,鸭肠和鹅肠常常占据着火锅店“热销榜”的前几名。2024年4月下旬,新京报记者分别在山东滨州和河南清丰县的两家肉类食品加工厂暗访发现,这两家的鸭肠、鹅肠产品,在生产中存在诸多卫生安全隐患:工厂内工人穿着胶鞋踩鹅肠挤粪便,血水染色;不标明生产日期,烟头丢进鸭肠筐,工人爱怎么干就怎么干,甚至将掉入混有鸭毛、污染物的排污渠内的死鸭捞出后重新挂回生产线……(6月17日新京报)

  没多少人会想到,心心念念的鸭肠、鹅肠是这样生产出来的。如果说没有监管,那倒也情有可原,但河南清丰县永官食品有限公司在去年和今年都有监管部门检查,并指出卫生环境不过关。规模更大的雅士享公司,在监管部门眼里似乎是个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的“乖孩子”,与记者暗访中看到的实际情况出入较大。

  究其根源,一方面监管涉嫌走过场,盲目听信企业,即便发现问题也不了了之,企业难免屡教屡犯,甚至明目张胆违规违法;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似乎有些猫腻,因为涉事企业竟然敢打电话给记者求情别曝光,更直言号码是当地“李主任”给的。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如农药残留超标、添加剂滥用、假冒伪劣食品等,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食品安全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之一是源头,即生产车间和加工环节。一旦源头把关不严,生产环节失控,留下的食品安全隐患后面很难补救。因此,食品安全要从源头抓起,告别“懒人式末端监管”。

  《食品安全法》就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防患于未然也好,未雨绸缪也罢,食品安全监管应该把重点之一放在源头监管层面,并投入更多的精力,真正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才能真正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食品专家也指出,食品安全最主要的是要通过生产流程中规范的操作来实现,食品安全不能只靠“检测”来实现,在生产过程中,也应该严格把关。本质上,这才是最值得、最有效的举措。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与福祉,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监管部门有责任,生产企业责任重大。拿什么保障食品安全,关键在于倒逼企业把“严谨认真、注重细节、遵循规程、严格标准”这样的企业文化,真正用于生产车间,落实到位,而不是挂在墙上,喊喊口号而已。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次记者卧底暗访揭露出来的问题,需要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同推动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确保每一道美食背后都是干净、卫生、安全的生产流程。消费放心、吃得安心,才是最终的落脚点。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