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家的油揩不得 律己的弦松不得

2024-06-17 07:13 来源:深圳特区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公家的油揩不得 律己的弦松不得

2024年06月17日 07:13   来源:深圳特区报   尹传刚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天津市河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原四级调研员房志秀严重违纪违法案的相关细节。房志秀在担任区政府办公室财务科科长时,私心膨胀,“总想着占公家一些便宜,多谋一些私利”,以虚开发票的方式套取大额公款,贪污数额达620余万元,性质恶劣,教训深刻,令人警醒。占公家便宜,轻则违纪,重则违法犯罪,必须高度警惕、坚决纠治。本期“廉议汇”就该话题约请三位嘉宾进行讨论。

  李晓通(广东深圳 政府工作人员):揩公家油的本质,就是公私不分、损公肥私。少数党员干部心里藏着揩公家油的“小九九”,利用职务便利想尽办法占公家的便宜,其原因就是个人私欲过重,忘记了公款姓公、公权为民,把党的纪律规矩视为“稻草人”。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广大党员干部应守身以正,律己以严,用权以廉,以初心使命为镜,勤洗思想之垢,常思贪欲之害,长葆清廉之身。否则,揩公家的油,肥自己的膘,最终会滑向腐败堕落的深渊。

  姜文岩(广东广州 职员):现实中,拿点公物、揩些油水、蹭点好处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类事情看似不大,但往往是许多腐败行为发生的起点,不仅会使单位蒙受损失,还有可能导致“破窗效应”。

  揩公家的油,一方面暴露出少数党员干部心里没有装着纪律法律,脑袋没有绷紧律己的弦,总想“占”公家便宜,并有一种“侥幸”心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一些单位内部监管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监督,使一些人在“揩油”的路上越走越久,最终落得“滑倒”的结果。

  邓文卿(广东深圳 政府工作人员):坚持公私分明、克己奉公,这是党员的廉洁自律规范,也是共产党人的初心。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党员干部在公与私关系问题上切忌“模棱两可”、打“擦边球”,更不能把“私”凌驾于“公”之上,公私不分、假公济私、以公谋私,而应时刻保持“无须提醒的自律自觉”,从不用公家纸、不拿公家笔这种日常小事小节做起,养成绝不占公家半点便宜的良好习惯。

  (整理:尹传刚)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