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臧梦雅认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除了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保障之外,还要加快推进农业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以形成更加集约高效的产业模式和循环生态,促进农业发展节本提质增效,从而不断擦亮生态底色,推动农业“向绿而行”。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今年以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据了解,我国将进一步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做精做优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农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也是事关全局发展的重点工作。因此,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既不能为了增加农作物供给,盲目进行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牺牲生态环境的活动,也不能为了“保生态”而干扰粮食生产、农村发展。要把“生产”和“生态”一起抓,推动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近年来,我国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发展完善。2021年,《“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发布,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前不久印发的《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也提到,要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着力提高粮食供给质量。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各地也纷纷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上做起了“文章”。比如,福建漳州市南靖县在种植金线莲过程中创新采用了多层种植架的立体栽培模式,实现了单位面积产量的最大化,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河北定兴县探索“鱼粮菜共生”循环种养模式,在“小生态圈”内实现良性循环……
种种举措和实践证明,要加快建成供给保障有力、绿色高质高效、产业链条完备、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业强国,必须推动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
在践行大农业、大食物观的背景下,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升级,不妨从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要从源头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资产品减量化、生产方式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则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与传统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相比,有些绿色农业生产方式成本高、回报周期长,如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那么绿色转型在普通农户中就很难推动下去。这就需要充分激活市场动能,探索更多“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切实提高收益,让农民看到实惠。此外,还可以从提高各项绿色支持政策的精准性等方面来着手,更好调动农民和其他各类经营主体投身绿色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升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除了完善市场机制和政策保障之外,还要加快推进农业绿色科技成果转化,以形成更加集约高效的产业模式和循环生态,促进农业发展节本提质增效,从而不断擦亮生态底色,推动农业“向绿而行”。(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实现农业节水和粮食增产双赢
大食物观关系农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