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待遇找人”彰显惠民温度

2024-05-24 07:33 来源:人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医保“待遇找人”彰显惠民温度

2024年05月24日 07:33   来源:人民日报   孙秀艳

  “去年我父亲看门诊和住院花费了41万多元,没想到异地报销29万多元后,还能享受追溯救助政策,最近又收到了4.9万元医疗救助金。”这笔救助资金,让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吉水街道吉水社区居民姚先生喜出望外。不只是姚先生,在全国各地,自己没申请就拿到补助、救助的医保参保人越来越多。

  实际上,这是医保“待遇找人”措施落地的具体体现。群众能够自动享受到医保待遇,是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成果,彰显出政策惠民温度。

  全民医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医疗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在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医保待遇有了较大提升,看病有基本医保,育龄女性有生育保险,职工还有工伤保险;同时,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医保好政策也有效减轻了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自己的待遇都有哪些,跨省就医能享受多少报销比例,门诊慢特病有哪些特殊政策,生了孩子去哪里报销医药费、领取生育津贴……医保待遇提升的同时,参保人也要面对诸如此类的专业问题。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底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3.34亿人。这样大的参保群体,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医保政策通”,因此,让参保人自己找对应待遇,好政策可能就堵在了“最后一公里”。尤其是身处偏远、文化程度较低、身体不便的参保人,因为不了解政策或者申请不及时,往往出现享受待遇落空或延迟的现象。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保领域的便民服务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医保经办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推进医保治理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保障服务。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与医保相关的“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件事’”被列为工作重点事项,进一步推动医保服务更高效、更便民。

  今年2月,国家医保局发布2024年度医保“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主动拓展高效服务事项范围,向社会承诺推动线上服务“一网通办”,实现更多医保服务网上办、掌上办、视频办,提高全程网办水平,提供智能化办事引导,实现更多事项“免申即享”;提高“人性化”服务水平,推动传统服务模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缩小服务体验差异,保障不同人群平等享受服务。目前,在生育津贴、资助困难群众参保和医疗救助等领域,多地已经由以往的“人向医保要待遇”转变为“医保按待遇找人”。

  毋庸讳言,目前,“待遇找人”对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共享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考验统筹协调的能力。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更多协作,更多主动作为,相信好政策能够精准服务更广参保人群。

  便捷、人性、创新的医保服务暖民心、得人心、赢支持,不仅托举全民医保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为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期待“待遇找人”覆盖面进一步拓展,让人民群众乐享更多医保便捷服务。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