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南京居民楼建筑地面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起火引发的事故共致15人遇难,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也再次把电动自行车种种安全隐患暴露在世人面前。为强化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日前,工信部公开征求对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对产品质量与管理、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众所周知,电池故障是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2022年国家消防救援局接报的1.8万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中,居住场所内因蓄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就有3242起,占比超六分之一。诸如使用退役动力电池进行组装,或者使用其他废旧电池组装冒充新电池等问题屡禁不止,从源头端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同时,由于电池回收门槛低、环节多、溯源难等问题,电池市场鱼目混珠,一直以来是监管的难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环节涉及电动自行车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市场监管等各主体,而不具备专业鉴定能力的消费者很难发现,“避雷”“慎选”也就无从谈起。对此,规范条件提出,企业生产或采购的锂离子蓄电池产品应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鼓励企业对生产或采购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进行编码标识,推动电池信息溯源管理,以及加强经销商管理,督促经销商抵制提高蓄电池电压容量、解除限速等违规篡改行为。如能通过并落地,有望堵住这些漏洞,从供给端提升电池安全性能,降低故障起火概率。
目前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至少有3.5亿辆,也就是说,差不多每四个人就有一辆电动车。相对于有限的监管力量而言,管好如此庞大数量的电动自行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早在2018年,公安部就发布了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明确落实停放充电管理责任、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行为等,但现实中仍难形成有效约束;此外,对居民违规停放和充电的行为进行罚款等规定,看似比较刚性,事实上也较难落地。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想有效化解安全风险,必须从电池生产、流通、组装、充电、回收等全链条入手,从企业到物业、从主管部门到监管部门形成合力、构成闭环,才能真正管住管好。
不得不说,一蹴而就解决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并不现实。这不仅需要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也需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实现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例如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不解决,各种乱象就难免丛生,这不是“一刀切”或单方面能应付得了的。只有各个环节不掉链子、积极想办法,实现从治理到共治的转变,才能答好方便与安全的两难问题。我们乐见各环节的制度漏洞不断补齐,也期待着新规能早日实施,形成闭环式管理机制,让群众远离重重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