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拍“烟卡”不必过度敏感

2024-04-08 06:59 来源:光明网

  近期,小学生群体中流行一种新游戏拍“烟卡”,或叫打“烟牌”。“烟卡”由废弃烟盒制作而成,孩子们把各种烟盒盖撕下来,折成长方形卡片,双手合拢,以空掌心拍击地面,卡片被掌风击中翻面就算赢。

  当“香烟”与“小学生”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心生警惕,在相关报道中,“有害”“沉迷”“防范”等用语,充分体现了成年人的忧虑。其实,如果看过孩子们的游戏,就知道所谓拍“烟卡”并不是新鲜玩意儿,70后、80后的家长们,小时候也玩过类似的游戏。有的是“拍纸牌”,有的是“拍卡片”,纸牌就是扑克牌,卡片则是当时流行收集的东西,比如干脆面里的成套球星卡片;也有用烟纸叠成方块来拍的,收集烟纸就跟集邮、集火花的爱好差不多。

  没想到的是,这种游戏又在如今的小学校园里重现,更没想到的是,有些成年人对童年游戏大惊小怪起来。

  要说这种游戏是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肯定不是。有家长担心,孩子们在游戏中接触到烟卡,可能会对吸烟产生好奇心。有的孩子已经可以根据香烟价格,将“烟卡”分为不同等级,比成年人还熟悉香烟。而且当他们收集“烟卡”的时候,被动吸二手烟的可能性在加大。还有学校发现,学生在收集“烟卡”的过程中,有的出现了不良行为——到处捡烟盒、向他人索要、在小卖部赊账、互相攀比等。甚至,还有孩子在游戏中沉迷输赢,有了赌博的倾向。

  但是,教育从来不是把孩子们当成娇柔的花朵,供养于温室,而应该是经历阳光风雨后依然坚韧挺拔的翠竹。相比有的学校“一刀切”禁止,湖南浏阳市道吾小学的做法更值得推崇。

  道吾小学的校长陈利莎先是让孩子们教她怎么游戏,然后写了一封公开信,将游戏中她的观察和体会分享给了家长。她在信中说,孩子们先是教了她“制胜手势”,然后在最初的几局让着她,等她熟练了才开始与她真正较量。她对此感悟道:“在游戏里能习得遵守规则、竞争合作、统筹分析、人际交往、资源利用等能力……”陈校长把孩子的兴奋与家长的焦虑一起摆在桌面,开展主题班会和辩论赛。在她的鼓励下,孩子们勇敢地向家长表达观点,而家长也在回执中陈述理由。进行平等地交流,然后以“约法三章”的方式游戏,这远比简单粗暴的禁止有效得多。在陈校长看来,德育的目的不必太在乎结果,讨论互动才是更弥足珍贵的。

  收集烟卡不等于买烟吸烟,喜欢游戏并不必然就会沉迷,继而影响学习。其实,对孩子们来说,追逐新鲜的游戏、玩具,与小伙伴们拥有共同的话题,在游戏中学习规则、进行社交、认识自我、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成长必须的功课。大人们应该关注、引导,但不必过度敏感、上纲上线。

  当发现孩子很投入地玩一种游戏时,不妨与孩子一起体验,并坦诚地展开讨论,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动机,向他们告知风险,与他们商讨规则;还可以鼓励他们走向户外,摆脱电子产品的诱惑,激发更多的兴趣爱好,开创更多的游戏。在教育心理学家看来,游戏,是孩子们的第一语言。成年人应该耐下心来,倾听孩子们在说些什么。(马青)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武晓娟)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对孩子拍“烟卡”不必过度敏感

2024年04月08日 06:59   来源:光明网   马青

  近期,小学生群体中流行一种新游戏拍“烟卡”,或叫打“烟牌”。“烟卡”由废弃烟盒制作而成,孩子们把各种烟盒盖撕下来,折成长方形卡片,双手合拢,以空掌心拍击地面,卡片被掌风击中翻面就算赢。

  当“香烟”与“小学生”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心生警惕,在相关报道中,“有害”“沉迷”“防范”等用语,充分体现了成年人的忧虑。其实,如果看过孩子们的游戏,就知道所谓拍“烟卡”并不是新鲜玩意儿,70后、80后的家长们,小时候也玩过类似的游戏。有的是“拍纸牌”,有的是“拍卡片”,纸牌就是扑克牌,卡片则是当时流行收集的东西,比如干脆面里的成套球星卡片;也有用烟纸叠成方块来拍的,收集烟纸就跟集邮、集火花的爱好差不多。

  没想到的是,这种游戏又在如今的小学校园里重现,更没想到的是,有些成年人对童年游戏大惊小怪起来。

  要说这种游戏是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肯定不是。有家长担心,孩子们在游戏中接触到烟卡,可能会对吸烟产生好奇心。有的孩子已经可以根据香烟价格,将“烟卡”分为不同等级,比成年人还熟悉香烟。而且当他们收集“烟卡”的时候,被动吸二手烟的可能性在加大。还有学校发现,学生在收集“烟卡”的过程中,有的出现了不良行为——到处捡烟盒、向他人索要、在小卖部赊账、互相攀比等。甚至,还有孩子在游戏中沉迷输赢,有了赌博的倾向。

  但是,教育从来不是把孩子们当成娇柔的花朵,供养于温室,而应该是经历阳光风雨后依然坚韧挺拔的翠竹。相比有的学校“一刀切”禁止,湖南浏阳市道吾小学的做法更值得推崇。

  道吾小学的校长陈利莎先是让孩子们教她怎么游戏,然后写了一封公开信,将游戏中她的观察和体会分享给了家长。她在信中说,孩子们先是教了她“制胜手势”,然后在最初的几局让着她,等她熟练了才开始与她真正较量。她对此感悟道:“在游戏里能习得遵守规则、竞争合作、统筹分析、人际交往、资源利用等能力……”陈校长把孩子的兴奋与家长的焦虑一起摆在桌面,开展主题班会和辩论赛。在她的鼓励下,孩子们勇敢地向家长表达观点,而家长也在回执中陈述理由。进行平等地交流,然后以“约法三章”的方式游戏,这远比简单粗暴的禁止有效得多。在陈校长看来,德育的目的不必太在乎结果,讨论互动才是更弥足珍贵的。

  收集烟卡不等于买烟吸烟,喜欢游戏并不必然就会沉迷,继而影响学习。其实,对孩子们来说,追逐新鲜的游戏、玩具,与小伙伴们拥有共同的话题,在游戏中学习规则、进行社交、认识自我、展现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成长必须的功课。大人们应该关注、引导,但不必过度敏感、上纲上线。

  当发现孩子很投入地玩一种游戏时,不妨与孩子一起体验,并坦诚地展开讨论,了解他们的兴趣和动机,向他们告知风险,与他们商讨规则;还可以鼓励他们走向户外,摆脱电子产品的诱惑,激发更多的兴趣爱好,开创更多的游戏。在教育心理学家看来,游戏,是孩子们的第一语言。成年人应该耐下心来,倾听孩子们在说些什么。(马青)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