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农资“忽悠团”

2024-04-08 06:5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的购买使用达到高峰。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等七部门将围绕“忽悠团”进村兜售化肥、网络越区违规售种等突出问题启动专项整治行动,为春耕生产和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农资是粮食的“粮食”。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春耕春管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从比重看,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对于稳定全年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意义。农资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民一年的收成。只有确保农民买到真种子、真化肥、真农药,才能有真庄稼、真产出、真丰收。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公布了一批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涉及各类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坑农、害农犯罪,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秩序。然而,农资打假不可能一劳永逸。市场上仍有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变着花样欺骗消费者、销售假劣农资,而且隐蔽性更强、治理难度更大,比如出现网络商户越区售种、虚假宣传、低价倾销假劣农资等新情况、新问题。对此,相关部门还需重拳出击,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协力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打击假劣农资,要攥指成拳。打击假劣农资涉及部门多、领域广,覆盖链条长,是一项综合性治理工作,需要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持之以恒。此外,农资打假工作还应让农民参与进来,要持续加强农民识假辨假宣传教育,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农资消费观念,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力争让“忽悠团”无所遁形。

  打击假劣农资,大数据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网络时代,农资销售越来越数字化,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手段,进一步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比如,完善农资追溯体系,分品种构建种子、农药、兽药等农资质量追溯全国“一张网”,努力做到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可追溯。

  还要看到,保障稳定充足的农资供应,提高农资流通效率至关重要。对一些偏远的农村,不妨支持农资合作社、直销直供、连锁配送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壮大,以确保农民买到优质好用、价格稳定的农资。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考虑在村里设置农资供应点,最大程度缩短农资供需之间的距离,降低流通成本。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飞 中国经济网供稿)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零容忍农资“忽悠团”

2024年04月08日 06:5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的购买使用达到高峰。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等七部门将围绕“忽悠团”进村兜售化肥、网络越区违规售种等突出问题启动专项整治行动,为春耕生产和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农资是粮食的“粮食”。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春耕春管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从比重看,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对于稳定全年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意义。农资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民一年的收成。只有确保农民买到真种子、真化肥、真农药,才能有真庄稼、真产出、真丰收。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公布了一批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涉及各类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坑农、害农犯罪,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秩序。然而,农资打假不可能一劳永逸。市场上仍有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变着花样欺骗消费者、销售假劣农资,而且隐蔽性更强、治理难度更大,比如出现网络商户越区售种、虚假宣传、低价倾销假劣农资等新情况、新问题。对此,相关部门还需重拳出击,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协力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打击假劣农资,要攥指成拳。打击假劣农资涉及部门多、领域广,覆盖链条长,是一项综合性治理工作,需要各地各部门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持之以恒。此外,农资打假工作还应让农民参与进来,要持续加强农民识假辨假宣传教育,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农资消费观念,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力争让“忽悠团”无所遁形。

  打击假劣农资,大数据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网络时代,农资销售越来越数字化,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手段,进一步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比如,完善农资追溯体系,分品种构建种子、农药、兽药等农资质量追溯全国“一张网”,努力做到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可追溯。

  还要看到,保障稳定充足的农资供应,提高农资流通效率至关重要。对一些偏远的农村,不妨支持农资合作社、直销直供、连锁配送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壮大,以确保农民买到优质好用、价格稳定的农资。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考虑在村里设置农资供应点,最大程度缩短农资供需之间的距离,降低流通成本。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飞 中国经济网供稿)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