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今天,我们来聊聊消费。
1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激发消费活力”消费维权年主题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国消费环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超七成受访者认为消费环境越来越好,预计2024年消费活力将更加充沛。与此同时,一些薄弱短板和新老问题仍然困扰消费者。(3月14日中国新闻网)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过去一年,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消费功不可没。就拿广州来说,去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7%,前11个月即突破万亿元。高涨的消费热情,滚滚的消费热潮,成为经济动能澎湃的生动注脚。
今年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对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作出专门部署,明确要求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优化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何以如此重要?因为任何消费都处在一定的场景中、环境里。消费环境堪称“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它越是便捷、舒心、通畅,消费者便越是敢消费、愿消费、乐消费。反之,痛点难消、堵点重重,势必对人们的消费倾向产生挤出效应。从这个角度看,优化消费环境就是激发消费潜能,维护消费者权益就是护航经济发展。
维护消费者权益,话题常谈常新。今时今日,该向何处发力?
有两点,颇为关键。
一为攻坚克难。有没有发现,一些所谓消费痛点已然成为“老大难”。它们如同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长一茬。预付费套路,保健品陷阱,家电维修“刺客”,低价团旅游强制购物……相关乱象“生命力”之强,令人惊叹。怎么看?怎么办?应当承认,一些难题仍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存在,但我们可以做的仍有很多。比如针对预付式消费,已有地方探索设立监管账户,对预付消费资金进行监管,精准拿捏“跑路”商家的七寸;聚焦旅游市场,海南推行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机制,大大拉升游客好感……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难题虽难,但绝非无解。因地制宜,专题研究,敢想敢试,或将大有突破。此外,还要在服务上加码,比如进一步畅通维权渠道,针对重点领域开设维权绿色通道;用好消费投诉信息公开机制,让相关服务更好用,为人们放心消费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