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与家电、汽车等行业不同,大型家具换新面临“搬运难、处理难、回收利用附加值低”的问题。在随机采访中,媒体记者发现,很多消费者的家具“以旧换新”问题,都卡在旧家具的处理环节。
废旧家具处理难,相信很多人都深有感受。家里闲置的旧家具,很少有商家愿意上门回收;放在二手平台上转卖,卖不出好价钱,直接扔掉又太可惜。至于以旧换新,往往很难找到相关的渠道。
家具虽然是低频消费产品,买一件家具可以用好多年,但在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每天产生的废弃家具数量庞大。这些家具要么被遗弃,要么和其他生活垃圾一样焚烧处理,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就在前不久,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通知》,其中提到要完善回收网络规划布局。其实围绕家具回收体系建设,从政府到企业端,此前就一直在发力,但现实中依旧存在着诸多堵点。
原因在于,家具和家电产品不同,其标准化程度比较低。而且家具的占地空间较大,还需要拆卸,运输环节比较麻烦。这意味着如果回收利用,会产生用地、拆卸、运输等方方面面的成本。
成本高、利润低,企业缺少回收的动力,以旧换新的链路自然很难打通,废旧家具往往最后只能拆解成废品处理。
要推动建立回收循环利用的体系,就得实现行业的规模化、标准化,让回收企业可以做大做强,形成规模效应,用规模换利润,弥补单笔家具回收利润低的难题。
像报道就提到,不少二手家具的商户表示,“如何找到客户是个难题”。目前各地的二手家具行业,整体都比较分散,一些中小商家缺少动力,也缺乏相应的渠道去整合线下的旧家具资源。这导致一边是消费者的旧家具“出不去”,一边是巨大的需求“难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