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横店一栋楼半年创作超千个微短剧”“美国业余演员靠中式霸总剧火遍全球”等新闻冲上热搜,让微短剧再次受到关注。据艾媒咨询《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上升267.65%。在流量、收益井喷式增长的同时,微短剧内容良莠不齐、运营模式乱象等问题也引发网友热议。
微短剧爆红的背后是注意力经济的裹挟与肆虐。注意力经济也称“眼球经济”,是互联网蓬勃发展下的特有产物。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化、零散化、快餐化阅读成为常态,也为微短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温床。短视频代表平台之一的抖音就有着“黄金三秒”定律,意味着生产出来的短视频要在前三秒给用户强大的冲击力与吸引力,才能在三秒后留住用户,提高视频的完播率。此外,还有“3秒定生死,7秒必转折”等一系列“法则”,无不彰显着短视频领域对注意力时代现代人接收习惯的把握与适应。而在此背景下,以时间段、节奏快、剧情紧凑、戏剧冲突明显等为代表性特征的微短剧,完美适应了现代人的阅读需求,使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大量的信息,并得到精神上的放松与满足。
微短剧制作成本低、周期短,但内容同质化严重,质量良莠不齐。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月,在国家广电总局备案的微短剧数量有297个,而这一数量仍呈现上升趋势。快节奏的剧情走向、简单的场景建构、充分的演员储备与良好的传播效果共同营造了“低投入、高回报”的微短剧创作生态。但微短剧市场的爆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制作粗糙、内容同质、立意粗浅等一系列问题,精品化转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成为微短剧创作者的深耕方向与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