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奋斗书写非凡

2024-02-04 06:4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从“雷锋团”退伍的朱言春成为“螺丝钉志愿者”,为众多家庭送去温暖;列车乘务员赵阳面对水害断道时,用坚定的语言安抚乘客并妥善处置危机;坚守讲台39载的山村教师杨红军,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他们是“中国网事·感动2023”的获奖者,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缩影。他们都来自基层,在不同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发光发热,以凡人微光诠释着伟大,拥抱着不凡。

  昂扬奋进的时代画卷里,每个人的力量既微小又伟大,既平凡又不凡。2023年,粮食生产“二十连丰”,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彰显了无数农人接茬耕耘、抗灾夺丰收、合力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与决心;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展现了无数科技工作者啃下“硬骨头”的责任与担当;“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中国基建扬名海内外,凝聚了无数建设者挥洒汗水、敢闯敢拼的实干与苦干。实践证明,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每个人的拼搏奉献。每个人的一小步,汇聚成国家发展的一大步,正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拼搏奋斗,共同铸就了我们国家豪情万丈的砥砺前行。

  当前,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离不开千千万万平凡人的辛勤付出。

  要立足岗位勇担当。每一份伟大的成就,无不是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和工作,都是一点一滴拼出来、干出来的。要立足岗位、敬业乐业,执着专注、持之以恒,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梦想的舞台上展现人生价值,成就一番事业。

  要不惧挫折勇往直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每个人要鼓足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勇气,激发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锐气,各尽其责、全力以赴,不因有困难而不为、不因有风险而躲避、不因有阵痛而不前。惟有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尽最大努力拼搏,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才有希望抵达光辉的顶点。

  微光如星子,亦可凌天河。奋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凝聚成新时代昂扬奋进的洪流,大踏步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万政)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用奋斗书写非凡

2024年02月04日 06:4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从“雷锋团”退伍的朱言春成为“螺丝钉志愿者”,为众多家庭送去温暖;列车乘务员赵阳面对水害断道时,用坚定的语言安抚乘客并妥善处置危机;坚守讲台39载的山村教师杨红军,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他们是“中国网事·感动2023”的获奖者,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缩影。他们都来自基层,在不同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发光发热,以凡人微光诠释着伟大,拥抱着不凡。

  昂扬奋进的时代画卷里,每个人的力量既微小又伟大,既平凡又不凡。2023年,粮食生产“二十连丰”,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彰显了无数农人接茬耕耘、抗灾夺丰收、合力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与决心;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国产新手机一机难求,展现了无数科技工作者啃下“硬骨头”的责任与担当;“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密成型,中国基建扬名海内外,凝聚了无数建设者挥洒汗水、敢闯敢拼的实干与苦干。实践证明,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每个人的拼搏奉献。每个人的一小步,汇聚成国家发展的一大步,正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的拼搏奋斗,共同铸就了我们国家豪情万丈的砥砺前行。

  当前,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离不开千千万万平凡人的辛勤付出。

  要立足岗位勇担当。每一份伟大的成就,无不是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和工作,都是一点一滴拼出来、干出来的。要立足岗位、敬业乐业,执着专注、持之以恒,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梦想的舞台上展现人生价值,成就一番事业。

  要不惧挫折勇往直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每个人要鼓足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勇气,激发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锐气,各尽其责、全力以赴,不因有困难而不为、不因有风险而躲避、不因有阵痛而不前。惟有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尽最大努力拼搏,一步一个脚印前行,才有希望抵达光辉的顶点。

  微光如星子,亦可凌天河。奋进在充满光荣和梦想的新征程上,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凝聚成新时代昂扬奋进的洪流,大踏步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万政)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