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理人杂志》报道,近日,有网友爆出上市公司奥雅股份创始人、董事长李宝章的言论:“任何以养家糊口为信念的人都将永远是下等阶级。”据网友指出,李宝章还曾有“不改变永世不得翻身,没有后代”“如果工作只是为了生活,未来是开滴滴送外卖”等言论。李宝章的言论在网上引发关注后,另一家景观设计上市企业山水比德相关人员在朋友圈转发截图并表示“我深切感受着自己的低贱”。
对于李宝章先生的观点,笔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理解。从他发表那些言论的语境来看,应该不是为了攻击某些社会群体,而是为了激励自己的员工有更高的追求。事实上,类似工作不能只是为了生活之类的励志话语并不新鲜,在名人名言录里比比皆是,再学校里、单位里也经常会听到,而大多数人并不会产生太多反感。
那么,几句激励员工、初衷良好的话,何以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在笔者看来,最大的原因应该是“下等阶级”这样的词,深深刺痛了很多人。的确,这个社会上存在阶层差异,有人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有人辛辛苦苦工作却只能养家糊口。然而,劳动没有贵贱之分,人也没有等级之分。将某个群体视为“下等阶级”,无疑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也是个人素质不高、修养欠缺的体现。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轻视以养家糊口为信念者也是很不恰当的。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最低的第一层次是生存、生理上的需要,然后依次是安全需要、爱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最高的第五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上有很多人追求自我实现,将事业成就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无可非议。但人和人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并非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条件。很多人只想当个普通劳动者,自食其力养家糊口,同样无可非议。甚至于不少高学历者去开滴滴、送外卖,凭自己的劳动换取一份收入,也应当对他们表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