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优秀的旅游城市,应当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只有让游客玩得满意,才能真正地留住游客。但“留住”的前提是“吸引”,只有“里子”没有“面子”,也很难真正赢得游客的心,而这正是许多旅游城市的痛点所在。这个冬天,哈尔滨的出圈带动各地文旅局纷纷“发疯”,前有1月12日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抖音账号一日内发布75条短视频,后有1月13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抖音账号发布34条短视频,而这背后,是流量时代里无数旅游城市的挣扎。
广东江门因为电视剧《狂飙》实现出圈、山东淄博凭借烧烤迅速走红、热情好客的“冰城”哈尔滨全网爆火……不难发现,近年来真正在旅游业上实现崛起的,并非那些早已闻名的大城市,而是那些能够在流量时代里抓住一个细节,并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将其打造为鲜明记忆点的中小城市。江门远不及广州深圳繁华,淄博也比不上青岛富裕,哈尔滨更是很难只凭经济实力压东北其他城市一头,但它们能够因地制宜、找准特色、用好流量,最终“一夜爆火”。
中国的城市那么多,有野心发展旅游业的也不在少数,因此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并不简单。那些投入了人力物力财力却找不到合适契机“出圈”的城市,只能陷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中。而哈尔滨等城市的成功为无数个想要发展旅游业的城市提供了借鉴——要有服务好已经到来的游客的能力,也要有吸引尚未到来的游客的创意。
“我姓川”“我姓河”“我姓吉”等喊麦视频的出现,就是各省文旅局为了抓住流量、实现出圈、吸引游客的一次尝试。这些视频底下,最常见的评论是“别让外省人刷到”,网友们戏称各地要建立“互不嘲笑条约”。在许多人看来,这些视频不仅“土”,甚至还有点“丢人”,就像是年长的长辈为了更好地融入年轻人,做出的努力但又笨拙的尝试,总带着几分违和感。也有些更为极端的观点,认为这些视频是低质的和俗气的,会拉低城市的档次和水平。
但无论舆论的反馈如何,各地文旅局之间的“土味”营销比拼都已经正式拉开了帷幕。哈尔滨文旅局局长在冰雪大世界热舞、洛阳文旅局在高铁站设置金甲武士“恭迎公主殿下回城”、山河四省为比拼视频产出数量相互宣战……我们很难直观地计算这些内容是否真的带来了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多大程度的发展,但至少让这些积极参与其中的城市,在今年年初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
有网友认为,这样的“土味”营销是无意义的,同质化的营销手段让人疲惫,大多数人在看完之后只是一笑而过,很难真正实现带动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目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尽管各地文旅局发布的喊麦视频在形式上大同小异,但在内容上却各具地方特色,也许会有人在不经意间被一句魔性的歌词“洗脑”,形成对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象,甚至被触动而产生奔赴的冲动。
不必急着给这一次的文旅局集体“发疯”泼冷水,尽管投入和回报并不一定相当,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只是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的“哈尔滨”不断涌现而自己却无动于衷要好。这是流量时代里旅游城市必须要做的挣扎,我们不必去纠结这种挣扎带来的意义,因为挣扎本身就是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