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琪嘉:优质社区服务应让居民触手可及

2024-01-12 07:1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将选择试点城市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实现居民就近就便享有优质普惠服务。方案的一个亮点,是以社区为单位推进优质公共服务便利化、精准化、规模化。把公共服务资源有效嵌入社区,有助于打通优质服务进社区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是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便民举措。

  从社会效益看,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是提升公共服务精准性和有效性的创新举措。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公共服务水平直接决定了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当前,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断提高,面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方面的,破解难题首先是提升群众所需所盼的公共服务便利化程度。以托育、养老、家政为例,以社区为中心,服务半径覆盖一定范围,加之完善的设施配套和管理,就能有效解决难题,降低养老托育等相关成本。

  从经济效益看,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也是精准扩大有效投资的一条重要路径。有效投资关键在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落实,也是对社区相关设施底数和短板的一次摸底,针对问题集中有效资源,加快补齐公共服务末端的设施短板,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新增设施以及存量设施的完善,带动的是制造、加工、销售等全链条的发展,特别是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基础设施更新等,对试点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产业结构优化也都有较强的推动和牵引作用。

  做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落实落细相关具体细则,推动政策举措持续见效,关键还是做好运营层面的配套和制度设计,和居民、经营主体、社区管理良性互动,实现同频共振,让群众“近享”优质社区服务。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布局服务设施。这直接决定了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运行效果和可持续发展。社区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地理位置等因素是统筹布局要考虑的基础因素,设施供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与需求规模有效匹配。应摸清试点城市相关社区的基础底数,根据基本情况引导资源投入和确定支持力度,达到高效、集约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确定好新建和改建、扩建的不同标准,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财政可承受能力和资金来源,不盲目求新求多,平衡好“新”与“旧”、“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提升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

  做好空间布局调整的机制设计和配套。在设施建设过程中,也涉及空间腾退、产权置换、土地利用等,这就需要设计一套专门针对布局调整的“小程序”,精简流程,提高配套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各个环节顺畅运转,推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相关主体尽快发挥作用。同时,还要考虑这个阶段投入的资金来源问题。可根据社区实际状况确定融资模式,形成投资规模和潜在需求规模相匹配的格局,发挥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投资、社会资金的作用。注重做好资金投入分成细则约定,把投入产出精算和资金投入匹配好,调动各方投入的积极性。

  提升设施经营环节的专业化水平。公共服务设施能不能可持续运行,关键是运营资金能否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引入专业化的运营主体,统筹好公益服务和合理利润、服务成本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了建设运营的可持续性。鼓励专业化运营主体开展连锁式经营,进行经营模式创新,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与完全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服务提供区分开来,形成有特色、可持续、高质量的社区公共服务提供模式。特别是在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等领域探索提供高质量的普惠公共服务,让政策红利尽快发挥作用。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 魏琪嘉)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魏琪嘉:优质社区服务应让居民触手可及

2024年01月12日 07:1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将选择试点城市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实现居民就近就便享有优质普惠服务。方案的一个亮点,是以社区为单位推进优质公共服务便利化、精准化、规模化。把公共服务资源有效嵌入社区,有助于打通优质服务进社区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是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便民举措。

  从社会效益看,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是提升公共服务精准性和有效性的创新举措。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公共服务水平直接决定了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当前,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断提高,面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方面的,破解难题首先是提升群众所需所盼的公共服务便利化程度。以托育、养老、家政为例,以社区为中心,服务半径覆盖一定范围,加之完善的设施配套和管理,就能有效解决难题,降低养老托育等相关成本。

  从经济效益看,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也是精准扩大有效投资的一条重要路径。有效投资关键在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小事”。《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的落实,也是对社区相关设施底数和短板的一次摸底,针对问题集中有效资源,加快补齐公共服务末端的设施短板,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新增设施以及存量设施的完善,带动的是制造、加工、销售等全链条的发展,特别是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基础设施更新等,对试点城市经济发展、改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产业结构优化也都有较强的推动和牵引作用。

  做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落实落细相关具体细则,推动政策举措持续见效,关键还是做好运营层面的配套和制度设计,和居民、经营主体、社区管理良性互动,实现同频共振,让群众“近享”优质社区服务。

  根据社区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布局服务设施。这直接决定了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运行效果和可持续发展。社区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地理位置等因素是统筹布局要考虑的基础因素,设施供给并不是越多越好,而要与需求规模有效匹配。应摸清试点城市相关社区的基础底数,根据基本情况引导资源投入和确定支持力度,达到高效、集约的标准。在此基础上,确定好新建和改建、扩建的不同标准,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财政可承受能力和资金来源,不盲目求新求多,平衡好“新”与“旧”、“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提升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

  做好空间布局调整的机制设计和配套。在设施建设过程中,也涉及空间腾退、产权置换、土地利用等,这就需要设计一套专门针对布局调整的“小程序”,精简流程,提高配套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各个环节顺畅运转,推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相关主体尽快发挥作用。同时,还要考虑这个阶段投入的资金来源问题。可根据社区实际状况确定融资模式,形成投资规模和潜在需求规模相匹配的格局,发挥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投资、社会资金的作用。注重做好资金投入分成细则约定,把投入产出精算和资金投入匹配好,调动各方投入的积极性。

  提升设施经营环节的专业化水平。公共服务设施能不能可持续运行,关键是运营资金能否得到充分保障。因此,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引入专业化的运营主体,统筹好公益服务和合理利润、服务成本之间的关系,直接决定了建设运营的可持续性。鼓励专业化运营主体开展连锁式经营,进行经营模式创新,打造特色服务品牌,与完全市场化的运营模式、服务提供区分开来,形成有特色、可持续、高质量的社区公共服务提供模式。特别是在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等领域探索提供高质量的普惠公共服务,让政策红利尽快发挥作用。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 魏琪嘉)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