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1月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通知提出,各地要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整体谋划、统筹推进;要坚持公益性,对所有灵活就业人员免费提供规范可持续的基本就业公共服务。(1月9日新华社客户端)
数据显示,2亿多中国人在“打零工”。从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到搬运工、装卸工、拆房工、装修工等,凡是灵活就业人员都可以划入零工群体。他们通过“打零工”谋生的同时,给城市居民提供了各种服务。过去以“自我发展”为主的零工群体,近年来也享受到越来越多“政策阳光”。
特别是2022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 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通过强化零工市场信息服务、零工快速对接服务、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困难零工帮扶服务等10项措施,为零工群体尤其是大龄和困难零工人员就业,作出明确指导和务实帮助。
该意见在各地迅速得到回应。譬如,山东潍坊去年制定《零工市场建设与服务规范》;《吉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对建设零工市场作出有关规定;北京相关文件提出,鼓励影响力强的行业企业建立本领域零工市场或用工平台;浙江将“在全省建成200个零工市场”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显然,这些“顶层设计+地方举措”已经让零工群体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而人社部此次发布通知,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对所有灵活就业人员免费提供规范可持续的基本就业公共服务,进一步释放出政策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