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骂外卖员“社会底层”?所有劳动者都应得到尊重

2024-01-05 07:58 来源:红网

  近日,网传济南一医院护士点餐,让外卖员送到楼上却没写楼层,外卖员将餐拿走后发生争执,护士怒斥外卖员是社会底层,引起网友热议。网传视频显示,该外卖员称对方下单地址只写了某医院体检科,但并未写楼层。双方争执时外卖员表示:“我们是社会底层,你身为一个人民医生,说话可真好听。”得到对方回复:“你就是社会底层,社会底层的人。”(1月3日 央广网)

  点外卖的人没写清地址,送外卖的人搞不清楚地方,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本是一桩小事,好好沟通即可,相互体谅一下,倒也不必如此出口伤人。这样的话,说给自己听是自嘲,由别人说则是刺向内心的一把利剑。恶语伤人六月寒,伤害的不仅是外卖员的自尊,也是自身最基本的素质和修养。也许是因为医院的工作忙碌且让人疲惫,护士发现外卖被取走时着急和气恼瞬间涌上心头;也许是因为手上还有其他许多订单,在担心外卖被别人取走和不想让更多订单被耽误的情况下,外卖员选择先把餐拿走……在社会打拼,大家都是劳动者,每个人都不易。但“得理不饶人”的做法无疑是不可取的,既然没有实际损失,为什么要再去为难别人呢?相互之间多一些尊重和体谅就可以换来“云开月明”,何乐而不为?

  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曾有言:“任何一项劳动都是崇高的,崇高的事业只有劳动。”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每种劳动都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都有自身的价值所在,都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给劳动穿上外衣的职业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现代社会,各种职业都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仅此而已。而劳动者,是劳动和职业的主体、也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不仅是每个人都应有的基础认知,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无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都理应受到公平的待遇和尊重。

  可为何护士会有“外卖员是社会底层”的认知?在不少人眼中,似乎工作场所高端与否、服务对象高贵与否、工作是否轻松体面等都成了职业高下之分的标准,似乎也成了劳动者身份高低的度量。不可否认,不同工作之间确实存在不少差异,人们有更倾向于选择某些职业的自由。但脱下职业的外衣,最本质的仍然是背后人们付出的劳动,大家都是用堂堂正正的劳动给社会创造价值、给自己换取面包,没有不同、更不是原罪,不应该成为看不起别人的理由,对不同劳动者的有色眼镜可以摘掉了。

  相互尊重是永不过时的话题,也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诉求。退一万步来说,每一份职业外衣之下难道不是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我们吗?每一个为生活努力奋斗的我们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每一个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我们都值得世间的美好。所有劳动者都期待也值得一份尊重,愿我们都能得到那一份应有的尊重。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护士骂外卖员“社会底层”?所有劳动者都应得到尊重

2024年01月05日 07:58   来源:红网   白雪颖

  近日,网传济南一医院护士点餐,让外卖员送到楼上却没写楼层,外卖员将餐拿走后发生争执,护士怒斥外卖员是社会底层,引起网友热议。网传视频显示,该外卖员称对方下单地址只写了某医院体检科,但并未写楼层。双方争执时外卖员表示:“我们是社会底层,你身为一个人民医生,说话可真好听。”得到对方回复:“你就是社会底层,社会底层的人。”(1月3日 央广网)

  点外卖的人没写清地址,送外卖的人搞不清楚地方,这样的事每天都在发生。本是一桩小事,好好沟通即可,相互体谅一下,倒也不必如此出口伤人。这样的话,说给自己听是自嘲,由别人说则是刺向内心的一把利剑。恶语伤人六月寒,伤害的不仅是外卖员的自尊,也是自身最基本的素质和修养。也许是因为医院的工作忙碌且让人疲惫,护士发现外卖被取走时着急和气恼瞬间涌上心头;也许是因为手上还有其他许多订单,在担心外卖被别人取走和不想让更多订单被耽误的情况下,外卖员选择先把餐拿走……在社会打拼,大家都是劳动者,每个人都不易。但“得理不饶人”的做法无疑是不可取的,既然没有实际损失,为什么要再去为难别人呢?相互之间多一些尊重和体谅就可以换来“云开月明”,何乐而不为?

  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曾有言:“任何一项劳动都是崇高的,崇高的事业只有劳动。”无论是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每种劳动都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都有自身的价值所在,都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给劳动穿上外衣的职业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现代社会,各种职业都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仅此而已。而劳动者,是劳动和职业的主体、也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不仅是每个人都应有的基础认知,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无论他们从事何种职业,都理应受到公平的待遇和尊重。

  可为何护士会有“外卖员是社会底层”的认知?在不少人眼中,似乎工作场所高端与否、服务对象高贵与否、工作是否轻松体面等都成了职业高下之分的标准,似乎也成了劳动者身份高低的度量。不可否认,不同工作之间确实存在不少差异,人们有更倾向于选择某些职业的自由。但脱下职业的外衣,最本质的仍然是背后人们付出的劳动,大家都是用堂堂正正的劳动给社会创造价值、给自己换取面包,没有不同、更不是原罪,不应该成为看不起别人的理由,对不同劳动者的有色眼镜可以摘掉了。

  相互尊重是永不过时的话题,也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诉求。退一万步来说,每一份职业外衣之下难道不是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我们吗?每一个为生活努力奋斗的我们都是值得被尊重的,每一个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我们都值得世间的美好。所有劳动者都期待也值得一份尊重,愿我们都能得到那一份应有的尊重。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