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日前提出,要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丰富完善应用场景,培育产业生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这有助于强化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综合来看,未来产业是发展成熟度较低但发展潜能很大,较高依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由引领重大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新产品、新业态所形成的产业。未来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科技含量高、绿色发展足、产业关联强、市场空间大的产业,也是创新技术与多领域深度融合的产业。未来产业具备的前瞻性、引领性、突破性、融合性等特征,都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要义。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纵观前几次工业革命,新兴产业都是构建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关键。当前,未来产业已成大国博弈新赛道。美国持续更新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提出大力支持未来工业、空天科技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欧盟发布了未来工业的关键使能技术,包括高性能计算、量子科技、纳米技术等;日本也宣布大力促进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我国与全球创新保持同步甚至实现赶超的重要抓手,更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有利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未来产业,要着眼长远。未来产业是发展趋势,尚处于萌芽或孕育阶段,技术突破更为前沿,产业成长的不确定性更大,培育周期也更长。这就需要加强顶层设计,以国家战略和政策来牵引发展。例如,美国建立多种投资体系促进未来产业发展,德国以创新政策体系引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法国完善多层级科技决策咨询协同工作机制服务未来产业发展。我国也应尽快制定实施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瞄准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元宇宙、6G、量子信息、生物制造等领域,加快技术、材料研发应用,统筹推进标准研制,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