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上海等地通过促进人岗精准匹配、数智赋能等方式,紧抓机遇,因地制宜对接行业需求,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提质增效。作为促进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供需两端“双向奔赴”的有效载体,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就业大局稳定和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也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的重要力量。
我国有14亿多人口、近9亿劳动力人口,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丰富的人力资源禀赋催生了对人力资源服务的旺盛需求,为人力资源服务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6.3万家,从业人员104.2万人,举办现场招聘会27万场次,网络招聘发布岗位信息9.3亿条,求职信息9.6亿条,为3.1亿人次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择业和流动服务,年营业收入超2.5万亿元,标志着我国已基本建成完备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
同时,人力资源服务也存在整体实力大而不强、协同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秩序有待规范等问题。面对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人力资源服务需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加快构建统一规范、高效便捷的人力资源市场。
强化产业发展支撑,着力壮大经营主体。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全面推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和备案制,畅通机构设立通道。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人力资源服务发展的信贷产品,综合运用产业奖补、创投孵化等方式扶持产业机构发展壮大。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培训实训基地,完善从业人员培训考核机制,打造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健全人力资源服务法规政策体系,强化市场管理和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规范各类人力资源服务行为,加强劳动者信息安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