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坚定信心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023-12-11 07:4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当前,香港面临着港股指数下滑、成交量萎缩、首次上市集资额下降、部分外国基金减持等情况,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一定影响。应当看到,港股低迷的表象下,仍有诸多积极因素和充沛后劲,香港各界需要坚定信心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第一,香港没有大规模资金流出的迹象。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至10月底为30.8万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6.4万亿港元上升17%。香港在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年上半年的3个季度实现690亿港元的净资金流入,较去年前三季度的170亿港元净资金流入增长逾300%。今年前三季度,香港认可机构存款总额增长2.3%,其中港元存款增加1.6%。香港的离岸人民币流动资金池也进一步扩大,今年8月底人民币客户存款及存款证余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2.6%,达11127亿元人民币。

  第二,香港的金融服务业人才队伍保持稳定。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香港金融及保险以及地产的从业人数为376844人,同比增加1.4%。在香港获得发牌进行资产管理的持牌法团数目按年上升5%,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从业人员总数保持稳定,有54000多人。11月份在香港举行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吸引了来自全球顶尖金融机构的90多名集团主席或行政总裁参加,涵盖银行、证券公司、资产持有者、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公司、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

  第三,香港的金融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今年以来,港交所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改善港股融资、交易和投资环境。3月份推出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允许无收入、无盈利的科技公司来香港上市;6月份启动“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吸引离岸人民币资金投资港股;11月份推出全新IPO结算平台。

  更重要的是,内地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对香港形成有力支撑。三季度以来,内地经济积极变化进一步增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四季度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1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门联合发文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这对香港又是一大利好。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由谁恩赐的,而是伴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形成和巩固的。1970年在香港注册的银行只有73家,到1984年底,香港的银行数目就增至140家,总行及分支机构达到1547家,然后逐步成长为金融中心城市。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地位的最大优势是“一国两制”,最大利好是内地经济持续向好。伴随着内地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唱衰香港乃至唱衰中国经济的企图注定不会达成,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健无虞。(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亮)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邓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经评论:坚定信心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2023年12月11日 07:4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当前,香港面临着港股指数下滑、成交量萎缩、首次上市集资额下降、部分外国基金减持等情况,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一定影响。应当看到,港股低迷的表象下,仍有诸多积极因素和充沛后劲,香港各界需要坚定信心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第一,香港没有大规模资金流出的迹象。香港证券市场市价总值至10月底为30.8万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6.4万亿港元上升17%。香港在去年第四季度至今年上半年的3个季度实现690亿港元的净资金流入,较去年前三季度的170亿港元净资金流入增长逾300%。今年前三季度,香港认可机构存款总额增长2.3%,其中港元存款增加1.6%。香港的离岸人民币流动资金池也进一步扩大,今年8月底人民币客户存款及存款证余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2.6%,达11127亿元人民币。

  第二,香港的金融服务业人才队伍保持稳定。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香港金融及保险以及地产的从业人数为376844人,同比增加1.4%。在香港获得发牌进行资产管理的持牌法团数目按年上升5%,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的从业人员总数保持稳定,有54000多人。11月份在香港举行的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吸引了来自全球顶尖金融机构的90多名集团主席或行政总裁参加,涵盖银行、证券公司、资产持有者、资产管理公司、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公司、对冲基金和保险公司。

  第三,香港的金融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今年以来,港交所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改善港股融资、交易和投资环境。3月份推出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允许无收入、无盈利的科技公司来香港上市;6月份启动“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吸引离岸人民币资金投资港股;11月份推出全新IPO结算平台。

  更重要的是,内地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对香港形成有力支撑。三季度以来,内地经济积极变化进一步增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持续发挥积极作用,四季度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11月份,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门联合发文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这对香港又是一大利好。

  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由谁恩赐的,而是伴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进程逐步形成和巩固的。1970年在香港注册的银行只有73家,到1984年底,香港的银行数目就增至140家,总行及分支机构达到1547家,然后逐步成长为金融中心城市。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地位的最大优势是“一国两制”,最大利好是内地经济持续向好。伴随着内地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国已经成为最佳投资目的地的代名词。唱衰香港乃至唱衰中国经济的企图注定不会达成,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健无虞。(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亮)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