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工信部与甘肃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甘肃)在兰州举行。活动现场,甘肃签订产业合作项目153个,签约金额近2500亿元。今年前9个月,甘肃省已签约东中部产业转移项目615个,签约总金额3244.4亿元。这对甘肃而言无疑是一股强劲的发展动力。
推动重点产业有序转移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对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明确,产业转移既不是简单的“产能搬家”,也不同于普通的招商引资,而是对区域产业布局、产业生态、产业要素的升级、补强和优化,既有壮大一域的现实价值,更有关乎全局的深远影响。
因此,承接产业转移,既在宏观层面的过程中把握好“有序”,又在目标上突出“高质量”,才能在具体结果上实现“接得稳、留得住、长得好”。
站在历史和现实角度,以甘肃为样本看产业转移都具有代表性。甘肃工业体系的构建成就于产业转移,“一五”时期的国家重点工程布局和“三线”建设时期的东部企业迁入,为甘肃奠定了厚实的“工业家底”;甘肃现代经济的发展也得益于产业转移,富集的资源能源、完备的产业体系、广阔的开放空间、不断完善的营商环境,让甘肃承接产业转移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
从甘肃观察整个西部,把握好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首先要看比较优势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对西部省份而言,承接产业转移的最大优势在空间,它包括三个层面:国家战略的政策空间,地方现实的物理空间,产业发展的潜力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