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阐述了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和举措,表达了与世界普惠共赢的真诚意愿,彰显出中国的责任担当。如果说习近平主席之前在广东的讲话宣示了中国深化改革的再出发,那么在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则明确了中国扩大开放的更深入。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13亿多人口的大市场,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引喻的“大海论”传递出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积极态度,充分彰显出中国对外开放的信心、胆识和定力。
我们有信心,因为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较去年大幅上升32位。这充分说明中国的市场经济环境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
上海首届进口博览会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赢得各国朋友的广泛支持,共有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展览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世界各国都深刻认识到,要把握新时代中国发展机遇,深化国际经贸合作,实现共同繁荣进步。
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
我们有胆识,因为中国坚信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打通血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
中国将顺应国内消费升级趋势,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增强,培育中高端消费新增长点,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扩大进口空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各国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
同时,世界经济深刻调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受到冲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风险挑战加剧。这就需要我们从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把握规律、认清大势,坚定开放合作信心,共同应对风险挑战。
我们有定力,因为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历史大势必将浩荡前行。
世界上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说其是历史大势,就是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类可以认识、顺应、运用历史规律,但无法阻止历史规律发生作用。
习近平主席曾经在上海工作过,他切身感受到开放之于上海、上海开放之于中国的重要性。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
当前,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气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够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中国人民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中国就一定能够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为了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各国都应该拿出更大勇气,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大海有风平浪静之时,也有风狂雨骤之时。没有风狂雨骤,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徐浩然,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