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精神病学家和流行病学家艾伦·布朗8月发表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证明母亲暴露于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可以让后代发生自闭症的几率升高。对1987-2005年间生过孩子的100多万芬兰女性的血液样本分析发现,怀孕期间母亲血液中含有大量DDT衍生物DDE[1,1-双(对氯苯基)-2,2-二氯乙烯,DDE,滴滴伊]的孕妇更有可能生下患有自闭症的孩子。
在这一时期,大约有1300名儿童被诊断为自闭症,研究者选取其中778名自闭症儿童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得出结果为,母体血液中DDE含量较高的孕妇产下自闭症孩子的几率比对照组高32%。这一研究再次引发了对DDT功与过、禁与用的争论。争论的核心可以归纳为,发明和使用DDT对人类社会更有利,还是对生态更有利,是更人道,还是更兽道。
DDT的最早合成是在1874年,由奥地利一位大学化学系学生蔡德勒合成,当时并未发现其用处。1939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穆勒发现DDT可以迅速杀死蚊子、虱子和农作物害虫,也比其他杀虫剂安全,并于1940年获得了第一个瑞士专利。1942年,DDT问世,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DDT首先被视为人道的地方是,二战期间,1944年1月DDT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开始大量使用,至二战末期有200多万人消灭了虱子,从而防止了斑疹伤寒在全欧洲的流行。1948-1970年期间,DDT的应用也控制了疟疾和脑膜炎的传播。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仅就杀灭蚊子防止疟疾而言,DNA就挽救了5000多万人的生命。此外,在发明后使用的30多年里,DDT一直是常用的一种杀虫剂,由于大量消除病虫害,农业大幅度增收,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世界大约有500万人因此免于被饿死。
然而,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出版,打破了DDT的神话。DDT被认为不仅不人道,更不兽道,让地球生态处于巨大危机。DDT对人类的危害在于,它与婴儿出生缺陷、孕妇流产和生育能力下降有关,而对动植物和生态的危害则更为巨大。
由于DDT具有生物富集性,通过生物链首先对鸟类和其他动物造成伤害。DDT的富集在土壤是100ppm,到蚯蚓身上达到140ppm,再到知更鸟就上升到226-400ppm。一只知更鸟只要吃掉10-12条蚯蚓,就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在撒了DDT的地方,知更鸟的死亡率是86-88%。至于包括授粉的昆虫和捕食其他昆虫的蜘蛛及甲虫,也会被杀死。
人类同样受这样的食物链的影响。苜蓿地里撒了DDT粉剂,其干草含有DDT量为7-8ppm;干草用来喂奶牛,牛奶中的DDT达到3ppm,牛奶制成的奶油里,DDT含量就会增加65%。同时,那些体重比较低的婴儿和早产儿的母亲体内的DDT降解物DDE的含量比较常人高。DDT在人体内积存到一定数量时,会伤害中枢神经、肝脏和甲状腺,积存更多则可引起痉挛和死亡,同样DDT蓄积也可能造成包括癌症、糖尿病等在内的多种疾病。
1972年,美国率先在国内禁用DDT,其他国家后来纷纷禁用DDT,包括一些疟疾肆虐的国家。然而,此举引来了大量的批评声音。此后,非洲和世界其他地方发生的疟疾大规模攀升的状况似乎也为批评找到了旁证。斯里兰卡在使用DDT之前,每年新增280万疟疾患者,使用DDT后,到1963年,全国新增疟疾病人降低至17名。由于禁用DDT,美国撤走在斯里兰卡的DDT防蚊项目,一年之内疟疾患者猛增至50万。20世纪80年代中期,南非停止使用DDT,仅南非一个省的疟疾患者数量,便从8000人迅速上升至4.2万人。2003年,南非决定重新使用DDT对抗疟疾,在同一地区,每年疟疾死亡人数下降到50%以下。
这些情况,促使世界卫生组织于2006年9月15日宣布,允许非洲国家重新使用DDT防治疟疾,如果在室内正确和及时地喷洒DDT,加上使用蚊帐和抗疟药,可以将疟疾发病率降低90%。而且,每平方米墙壁只用2克DDT,每年喷涂1-2次,即使有少量DDT逸出,对环境的影响也只相当于从前的0.04%。
当然,世界卫生组织并没有否认DDT的危害,它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之一,这些毒物具有4个重要的特性:能在环境中持久地存在,对生物降解、光解、化学分解作用有较高抵抗能力;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有较高营养级的生物造成影响;能够经过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的极地地区,POPs所具有的半挥发性使得它们能够以蒸汽形式存在或者吸附在大气颗粒物上,便于在大气环境中做长距离迁移;在一定的浓度下会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有毒影响,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效应,对人类和动物的生殖、遗传、免疫、神经、内分泌等系统具有极大的危害。
现在,在1987-2005年间生过孩子的100多万芬兰女性的血液样本中都发现了DDT的衍生物,说明这一物质在环境中难以降解不只是对动植物和微生物有危害,对人类也同样有危害。因此,对它的使用并非能用人道或兽道来评估,而是要从长远、全面的眼光来看待DDT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产和使用。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