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炒”明星子女,淡化功利风气

2018年08月27日 11:28   来源:东方网   王甄言

  8月2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公开征求关于《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定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规定意见稿指出,未成年人节目管理工作应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和人格尊严,防止未成年人节目出现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倾向;未成年人节目不得宣扬童星效应或者包装、炒作明星子女。(8月26日《南方都市报》)

  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视角入手,对未成年人节目进行监管,来得正是时候。它可以防止未成年人参与节目活动时接触到不该接触的东西,避免未成年人的思想、灵魂受到污染。同时,对节目中的成年人也将起到提醒或约束作用,比如禁谈成年人话题,拒绝谈成年人段子等,时刻替未成年人考虑,注意努力保护未成年人。而禁止炒作明星子女及“童星”,最大功劳,是可以淡化功利社会风气。

  众所周知,明星不只是“有名气”,还享受“天价片酬”,口袋里不差钱。故而明星的子女的生下来以后,过着王子与公主般的生活,从小接受最优质的教育;同时,明星子女既有艺术遗传基因的作用,又有后天的专业化教育,小小年纪,才情和演技超出常人。加之有钱人也培养了“天才”“童星”,助长了社会功利风气。尽管这有毒,但是,对“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家长来说,这很有用。因而各种“童星”恰恰成为普通人羡慕的对象。

  然而,普通人决不仅仅局限于对“童星”的羡慕,不少人从中发现了“教育差距”。譬如一些有钱人请名师把子女培养成“艺术天才”,同时,学习成绩拔尖。因而这些人的子女既有才情,又能上名校,甚至出国留学,成为“海归”,各方面才能超群,孩子出众,家长有面子。家长在功利教育的推动下,不少家长回头对自己的孩子下足教育功夫,不仅费尽心思把子女送往名校,而且,假期也不让孩子有丝毫放松,拼命报培训班。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没有“神童”“少年天才”“童星”等频频在电视节目上亮相,没有“出名趁早”“赚钱趁早”的电视节目推波助澜,家长没有对比,就不会觉得自家的孩子“不如人”,不会觉得自己“太失败”,没有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依次推理,家长对“神童”“童星”“天才”的追逐不会有当下这么疯狂,把暑期当成了“第三期”,最多的报11个培训班,希望以此弥补“输了的起跑线”。

  家长功利、不淡定,功利教育的风气更盛。结果,苦了孩子,剥夺了孩子玩的时间,孩子不是在培训,就是在培训的路上,根本体验不到童年的快乐,也严重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影响孩子的心智和发育。这简直就是童年毒药和杀手,是该出重拳治理了,刹住功利的社会风气,引导和展示孩子快乐成长,教育功利才会逐渐淡化。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