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谢贫穷”成绝响,也是扶贫的重任

2018年07月31日 07:39   来源:光明网   朱昌俊

  据媒体报道,最近各大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纷纷正在密集寄往考生手中。而当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寄到河北衡水18岁女生王心仪那里时,她正在保定一家辅导机构打工做辅导员,补贴家用。王心仪高达707分的高考成绩固然令人称赞,但这两天大家讨论得更多的,却是她一篇名为“感谢贫穷”的文章。

  贫困农家女孩考上北大,这样的新闻确实散发着浓浓的励志味儿,但主人公这篇“感谢贫穷”的文章却引发了争议。不少人指出,她要感谢的不应该是贫穷,而应是自己与贫穷抗争的勇气。

  其实,不少媒体在转载王心仪这篇“作文”时都刻意突出了“感谢贫穷”四字,却对其文章中指出的贫穷所带来的“伤害”予以了选择性忽视: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纵是如此,王心仪依然还能够说出“感谢贫穷”,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这是她敢于直面贫穷的谦逊表达,贫困家境的限制让她多了比同龄人更多的坚韧。或许也如罗曼罗兰所说,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贫穷更多意味着伤害与挫折,不值得感谢,更不需要感谢。针对贫困留守儿童的社会调查早就证明,贫穷给孩子带来的伤害、自卑,比激励要多得多。

  所以,“感谢贫困”出现在王心仪的个人文章中,无可非议。但置于公共语境下,“感谢贫困”却不能被放大,并得警惕它转化为对贫穷的美化。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从主流观念到文化作品,都不缺乏对贫穷和苦难的歌颂,也乐于去寻找和树立“穷且志坚”“寒门贵子”的典型。可就现代社会的视角来看,社会进步就是要逐渐消除贫困,让更多的“王心仪”能够免于与贫困进行堂吉诃德式的搏斗,就能够拥有公平的成长机会,收获更顺畅和出彩的人生。

  因此,当“感谢贫困”进入公共舆论场,对之的审视,不应该局限于习惯性的“感动”和“励志”。结合当下现实,更有必要警惕两种可能的认知倾向。一、贫困之家也有孩子考上名校,意味着贫困是可以通过个体的力量来战胜的。的确,现实中并不缺乏“逆袭”榜样,但也正因为太不具有普遍意义,才会被如此关注。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群体、区域的贫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贫困已经属于阿马蒂亚·森所称的“权利贫困”。如果公共政策不能从优化权利分配上为贫困人口赋能,仅仅依靠个体之力来“脱贫”已经越来越难。

  二、要警惕社会意义上对贫困的抒情和“乡愁”。不知从何时起,随着城市生活压力的加大,社会开始流行一种对过去农村贫困生活的“念旧”思潮。作为一种个人化的回忆,明晰个人从何而来,不忘本,这未尝不可。但要警惕的是选择性回忆,催生对过往贫困生活的玫瑰色和岁月静好式想象,而忽视对贫困本质和成因的认识与反思。

  特别是在当前精准扶贫、决战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我们的社会更要避免因底层的励志故事,就产生对贫困的合理性认定,甚至弱化对扶贫紧迫性的认知。理性的态度,当是由感知贫困个体的不易,然后去打量那些更多仍处于贫困状态的沉默群体。换言之,集中全社会力量,尽快消灭绝对贫困,让更多的王心仪无需再经历贫困之殇,更无需再说出“感谢贫穷”,这应是公共立场对于这则励志新闻最该有的取态。

(责任编辑:臧梦雅)

精彩图片